《分苹果》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篇2:《分苹果》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2课时——————《分苹果》,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说这节课: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设计、说板书设计。

一、首先我来分析教材。

  《分苹果》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分的两种情况。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了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初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来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了动手操作与概念思考对于认识除法的重要性,是后续学习、体会除法意义的重要基础。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过程,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快。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面对数量较少的物体,勇于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平均分。

  教学难点:如何用恰当的数学语言描述自己平均分实物的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我认为,教学方法不应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而应以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等个性优秀品质发展为主。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因此选择的教法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服务,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方向。因此在本课中,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故事情境导入法;2、激励法;3、多媒体辅助法;4、开放式教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可见教学贵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探究,动手实践,讨论交流,获取新知,领悟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以“分苹果的”这个故事情境贯穿课的始末,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笑笑呀,今天特别高兴,你知道为什么吗?哦,原来,今天是笑笑的生日。她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准备开一个生日Party。笑笑为大家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大家看,她拿出了什么?(课件出示)哦,这么多又大又甜的苹果呀!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大苹果?

  师生一起数苹果。

  师:对,一共有12个苹果。现在笑笑想请同学们帮她把这些苹果分别摆到盘子里,你们愿意帮忙吗?

  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帮助笑笑“分苹果”。出示课题:分苹果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师:笑笑拿出了4个盘子,要把这12个苹果放到4个盘子里,怎么放最合理呢? 对,平均分。

  师:上节课我们在帮小猴子分桃子的过程中认识了“平均分”。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什么是 “平均分”?

  学生代表说一说。

  师:根据图上的情境,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比如:12个苹果放到4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苹果?

  师:平均每个盘里放几个苹果呢?就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注意边分边说你是怎么平均分的?

  学生动手分一分。

  师:谁能汇报一下你分的结果?

  学生汇报结果。

  师:那你能说说是怎么分的吗?

  (学生介绍平均分的方法,教师及时评价。)

  2、师:苹果分好了。咦,乐乐发现盘子有点小,放三个苹果有点挤。他建议:

  每个盘子里放2个苹果,可以吗?哦,明明说:”当然可以,可是盘子不够呀。小朋友们,请你帮乐乐和明明分一分。(课件出示:这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需要几个盘子?)

  学生先独立思考或具体操作,再进行全班交流。

  师:哪位小朋友来汇报一下你分的结果?

  学生介绍分的结果及具体方法。

  师:小朋友们都非常聪明,通过动手实践二个二个的分,或者借助学过的乘法口诀,都算出了可以放 6 盘。

  师:其实呀,这种分法也是平均分。因为每盘放的苹果是同样多的。所以,平均分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平均每盘放几个”,一种是“平均可以放几盘”。

  3、师:接下来,请大家想一想:除了每盘放 2 个,可以放 6 盘。还可以怎样平均分?请小朋友动嘴说一说,动手摆一摆,看一看还可以怎样平均分?

  同桌摆,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

  1。小兔背萝卜

  ① 先数一共有多少根萝卜?

  ②如果每只小兔拿4根萝卜,需要—( )只小兔才能运走?

  2、小松鼠装松果。

  (1) 出示“练一练”中的第2题的图片。

  (2) 互动活动:故事中的问题问答。

  问题举例:① 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 ②每个篮子装3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 ③有6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④有9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

  3、排队做操。

  (1)出示“练一练”中的第4题的图片。

  (2)提出问题:还可以怎样排?

  ①可以采用的办法:用学具摆、用笔在纸上画、想乘法口诀等。

  ②可能会产生以下不同的排法:

  每排4人,排6排; 每排6人,排4排; 每排3人,排8排;

  每排2人,排12排; 每排12人,排2排。

四、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谈体会,从“平均分的两种典型方式”、“分实物的多种操作途径”等方面交流感想和收获

五、作业布置:

  分一分,填一填:把18个圆形。

  1、平均分成3份,每份( )个。

  2、平均分成6份,每份( )个。

  3、每2个分一份,分成了( )份。

  4、平均分成5份,还剩( )个。

  5、每7个分一份,分成了( )份,还剩( )个。

六:板书设计:

  分苹果

  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

  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6个盘子

【《分苹果》说课稿】相关文章:

1.分苹果说课稿

2.《分苹果》的说课稿

3.分苹果的教案

4.分苹果教学反思

5.《分苹果》评课稿

6.《分苹果》教案设计

7.分苹果教学课件

8.分苹果数学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