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的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花钟的说课稿范文

  《花钟》是一篇优美的文章,文字生动,语言优美。潘老师讲的很美,正如文中所说的鲜花朵朵,芬芳迷人。作者笔下流露出的文意,就像生动活泼的孩子们,千姿百态。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花钟的说课稿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花钟的说课稿范文(1)

  一、教材分析与定位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单独这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理解,针对不同的年段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针对三年级上期这个特定的年龄段及课文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我们需要确定这篇课文在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应发挥的具体作用。根据教材的位置,结合课后的生字和练习,我对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定位”: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要求“艳、内”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3、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与习惯。

  重点是:感悟到鲜花开放的不同表达方式。

  难点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二、学生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在训练的同时,淡化训练的痕迹,力求达到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三、学法分析

  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章后,能通过反复涵咏朗读品味,读出文章的奥秘,还课堂以朗朗书声。通过读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欣赏爱好,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四、流程与设计意图

  从这一课时的整体上看,我设计了五大环节下面将我的设计环节介绍给大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各种各样的花。

  2、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花的世界,去了解一下奇妙的花钟。齐读课题。

  3、生活中你见过花钟吗?(多媒体展示几种花钟,学生欣赏)

  师:这种花钟不仅美观,而且还能报时。那是因为人们把钟表的机械结构设置在地下,将花卉之美与钟表的工艺结合在一起了。那么课文中的花钟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好奇心理。同时利用媒体课件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课外知识。

  (二)、自主阅读,学习字词,感悟文意

  第一遍读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读后畅谈感受,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第二遍读画出带拼音的字,读准字音,逐步深入解决文字障碍。依次是先读准带拼音的字,再读准要求会认读的生字,然后认读本课中的词语,最后通过找一找哪些词语是描写花的,有选择性地理解词语。

  新课标指出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在初读课文后,学生所得的感受是最真切的,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与成就感。根据新课标课文的识字特点,紧扣教学内容,逐层深入地解决文字障碍。

  (三)、境入情,自悟自得,积累语言

  1、理解第一句话“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出示自由读——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在音乐中欣赏各种美丽的花——交流欣赏后的感受——带着感受再读这句话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处理好想像、文本与音像材料之间的关系。

  2、了解各种花的样子与开花时间

  指名读第一段,其余的画出作者所描述的花——交流名字——看图识花——找出不同的花开花的时间,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左右”)

  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并将阅读能力的培养润物细无声似的渗透于教学中。

  3、对比朗读,感受语言文字美

  学生通过听、读、辨,自己发现问题,发现了我们平常说的口头语是那样单调、枯燥乏味,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欲望,体现了新课标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里却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通过这样的语言活动,培养、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读一读,画一画后。请学生挑其中一句,反复朗读,想象一下这花的样子?

  交流,可以边做动作边说,并结合进行朗读。

  通过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在知识环境中寻求生活气息和人文氛围,体现生活化教学理念。

  4、积累与运用

  积累:填填课文中的句子。

  运用:试着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说说秋天的丰收。

  积累与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运用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也进行了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四、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花的资料,填补花钟。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将语文学习带向课外,走向生活。

五、生字书写

  将14个生字,分课时书写,本课只书写七个生字。降低难度,提高书写质量。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希望各位领导老师给与指导,谢谢。

  花钟的说课稿范文(2)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花钟》。下面我就教材方面、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四方面对这篇课文作一个初步的教学构想。

一、说教材

  1、对教材的理解《花钟》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一天之内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最后讲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文章思路清晰,文质兼美。它和后面的《蜜蜂》《玩出了名堂》等课文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突出本单元“细心观察”这个专题,激发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和前面第三单元秋韵相连,传递着自然的神奇,升华了人类的智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2、教学目标的确立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的过渡时期这一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等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情感目标:激发观察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认真思考的习惯。

  3、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感悟鲜花开放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倡导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学语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本课设计时,我删繁就简,围绕“花钟”这个主线,借课件入手赏花钟──以读为本识花钟──合作交流探花钟──延伸拓展编花钟,让学生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这样读书必然是乐趣盎然而又有所收获。

  三年级语文正处于由低年级识字教学为主向高年级阅读教学为主过渡阶段。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中注重向学生渗透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法指导,整体把握、品词析句、朗读感悟等方法,悟出效,激活思,调动学生积极性。

三、说教学程序

  本课我预设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理清脉络。学习字词,了解大意。

  第二课时:入情入境,品味花钟,自悟自得,积累语言。

  接下来我重点讲讲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

  第二课时的教学我分四个板块进行,下面我说说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悄然入情赏花钟

  课伊始,,我这样激情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现在让我们一起走入花的王国,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吧!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描绘你刚才看到的景象吧。

  【这样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教学也因学生的入情而进入积极状态,引入第二环节的学习。】

  (二)品读美文识花钟。

  引领学生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分这样几个步骤指导学习的。

  1.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有哪些花呢?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找花。

  2.交流:花钟上有哪些花。问:你认识它们吗?来叫一叫它们的名字吧。

  3.这些花在什么时间开放呢?请学生回答。然后和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比较,体会交流。带着特殊的朗读体验读这些句子。

  【在这个环节中,指导学生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品词、品句。这样既欣赏了语言文字之美,也提高了学生细心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读写结合,学表达。为了体会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我设计了拓展练习,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花开放。

  省略号是文本的又一个亮点。我会问:同学们,你们平时观察到哪些花在什么时间开放呀?借机让学生结合平时观察,生活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填补课文中省略号的空白,以突出这篇课文在本单元中的引领作用。

  (三)合作交流探花钟。

  课文第二段是归纳原因,我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1.读一读: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议一议:在小组里讨论讨论: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3.填一填,一天中造成不同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的原因有哪些。

  4、说一说:昙花为什么会在九点含笑一现?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在学生充分学习后,进行交流。

  5。借助材料理解植物开花和昆虫活动时间的关系。

  仙人掌原生长于热带沙漠地区,那里白天气温非常高。到晚上六七点钟,昆虫活动开始频繁,所以,此时开花最有利于昆虫传播花粉。

  猜一猜:仙人掌大致在几点左右开花?

  (四)拓展延伸编花钟

  发现了鲜花的秘密,了解了其中的原因,再引导学习课文第三段,学生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我再次播放大花钟让学生欣赏:瑞士的日内瓦花钟把美丽的鲜花与钟表奇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各国的能工巧匠们纷纷效仿,制做出了形形色色的花钟,这里有俄罗斯花钟、日本花钟、北京花钟。这些花钟装点了城市,美化了生活。

  2最后我提议大家一起来做一个花钟吧!同学们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快乐的一起编了一个新的花钟。

  最后,读练结合,建议学生们观察周围的花草并写成日记,为本单元习作埋下伏笔。

  【语文学习是学习积累、过用的过程,语言运用催生新思想和新言语的双重功能,是言语和精神同构共生的根本途径。】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教案浓缩,课文内容的主线,主题的升华。我利用学生收集的资料图片,编成花钟,作为本课的板书设计,体会到花的有趣与钟表结合的奇妙,回归文本整体。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有效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始终是我追求的目标,这节课也是我追求过程的一个中间站,正如一位专家所言:语文教学没有句号,只有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