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计算机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高中计算机说课稿范文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小编收集了高中计算机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

高中计算机说课稿

  高中计算机说课稿范文【2】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理论性较强。本节主要从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来介绍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从信息文化的角度来描述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从而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个人学习生活的影响,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善意对待健康使用信息技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悠久历史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

  能够体验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变化,并感受到信息技术对生活、学习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辩论,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合理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主义世界观,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合理的实用信息技术

  2.教学难点

  (1)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二、说学情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的应用和歉意能力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有一定的小组合作能力。

三、说教法

  依据学生实际和新课标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确立以下教法:设定特定的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法,以解决问题来驱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适时地结合演示法、讲解法、引导法来完成教学。通过辩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形成团队协作的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等。

四、说学法

  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确立以下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记理论内容,掌握学习内容。同时在辩论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

五、教学环境

  计算机网络教室:以极域电子教室控制系统为平台进行统一教学和管理。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分钟)

  通过提问复习信息的四个特征。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根据一个事例“资料:2002年的时候,一艘载有128名中国游客的越南籍游船偏离轨道触礁。船随时都会沉没,穿上没有救生措施,也无法与外界进行联系。就在这个时候一名乘客发现自己的手机有微弱的信号,他立刻向外界发送求救信息,与有关部门取得了联系。经过多方救助,128名乘客终于获救。在这个救援过程中,这部手机成了游客与外界进行练习的唯一工具。”

  说明:信息及信息技术工具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新闻材料等,通过问题的形式进行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主动学习,为本课顺利进行作好铺垫。

  (三)学生自学并讲解,强化记忆(10分钟)

  1.给学生3分钟时间看书的第6页,要求尽可能记住“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一会儿请同学给大家讲一讲。

  请五位学生,每个学生讲依次信息技术的革命。(5分钟)

  2.教师做总结(2分钟):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时空的限制

  第三次: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知识的积累与传播更加方便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信息的传递进一步突破时空限制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5分钟)

  趋势一: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案例图片介绍:虚拟现实、智能代理技术等)

  趋势二: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案例图片介绍:个性化定制的电脑外观、办公软件、手机app等)

  趋势三: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通过近年来电脑的CPU、硬盘、内存、显示器和价格进行对比显示出:配置越来越好,但价格越来越低)

  4.辩论:信息技术的利与弊(10分钟)

  围绕三个现象或者问题进行讨论、辩论

  (1)做作业时,我从网上拷贝别人文章,不就是自己的了吗?

  (2)上网就是聊天、灌水,还能做些什么?

  (3)在网上,谁也不会知道我是谁?我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无关紧要。

  5.健康合理使用信息技术(5分钟)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甄别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

  (2)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4)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

  设计意图:明确目标,通过生动的图片、故事、游戏等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抽象概念、识记学习重点内容。同时,辩论的形式既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掘信息技术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在双方的辩论过程中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6.布置作业以及回答学生提问(5分钟)

  作业:利用身边的资源查找: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有哪些?

  填空的方式对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进行回顾;

  通过案例的形式让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理解掌握;

  以列表的形式让学生针对“如何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的问题进行分类概括。

  [设计意图]:总结问题,突破难点。通过填空、案例和列表等形式让学生独立思考,有步骤的掌握知识点,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并用其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1.教材内容较多,涉及面比较广,需要进行一定的取舍。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一味的进行讲,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课堂需要精心的设计,有目的的取舍,学生也不会有很大的压力。比如本堂课,我只做了新课的引入、基本概念的讲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讲解等,其余内容由学生进行,比如:自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后向大家讲解,和学生分组辩论讨论信息技术的利与弊等。

  2.如何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结合?在讲到“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这个内容,学生以辩论的形式,分别列举信息技术的优点、缺点,学生能将大部分的优点缺点叙述出来,但本节重点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民变是非,真正合理使用信息资源,这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对学生加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