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说课稿解读(4)

时间:2021-08-31

篇四:大班数学活动: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大班数学活动: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常熟市浒浦学校幼儿园 马晓文

一、说教材。

  有一次幼儿在活动时把大小、颜色、式样不同的鞋子都分类摆放,还分别数出数量,比较多少。由于没有记录,很快孩子们把数了的数量就忘记了。有的幼儿就想出了用数字记录,还有的想出排小棒、画圆圈等方法来比较多少,但由于没有标记,东西一多孩子们就显得无序了。于是我就设计了大班数学活动《条形统计图》,组织孩子们来商量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最简单又一目了然。

二、说目标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材的内容,确立了以下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2、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愿与同伴合作,学协商、学分工。

  根据目标,我将“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作为活动的重点,而把难点确定为“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为此我做了如下准备:

  1、白板课件、绘图工具下使用的条形统计图、实物投影仪。

  2、白纸人手一张、纸质条形统计图每组一张、记录用的笔每组一支。

  3、旅游目的地图片、出行方式图片、星星卡片若干。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有:多媒体课件法,情境教学法,我将整个活动用现在比较热门的旅游作为活动的一个背景,把需要统计的小动物图片分散在白板上,通过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利用绘图工具涂色方面的便利,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有效地帮助解决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还运用了提问法、示范法、操作法等教法。 学法有:多渠道参与法、讨论交流法、小组合作法、记录法等。

四、说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机,活动一开始,老师以导游的角色开始活动,出示小动物们杂乱地出现在白板上的画面,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第二部分:感知探索,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1、老师提问:这些小动物分别有几只?引起幼儿思考:需要将小动物分类排整齐才能准确地点数出动物们的数量。在这里,我示范将一种小动物排列整齐,然后充分利用白板的交互特性,请个别幼儿利用白板笔到白板上来将其他小动物分类排列整齐,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2、在给动物排好队以后,迁移幼儿已有的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小动物的数量进行记录,将记录结果记录在白纸上,幼儿的想法肯定有很多种,挑选几种比较典型的方法,通过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请幼儿猜测其记录结果,再由幼儿自己讲述,了解哪种记录方法比较简单明了。

  3、老师提问:怎样能够不用数数就能看出哪个动物最多?哪个动物最少呢?引出本次活动的重点——条形统计图。

  第三部分:仔细观察,认识条形统计图。

  这一部分主要是为了解决本次活动的重点: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首先,我出示了一张空白的条形统计图,请幼儿来说一说:在图上有什么?与之前的记录表有什么不一样?在哪里见过这种统计图?引起幼儿的注意,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我使用了隐藏起来的突出显示器,让幼儿能够更加明确地理解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代表的意思。

  接着要向大家介绍条形统计图的记录方法,点击出原来隐藏好的动物标记,让幼儿清楚在进行记录的时候标记是放在什么位置的。另外,我还使用了绘图工具来进行记录。之前我也想在白板上面制作一张条形统计图,然后用填色功能进行记录,但是以我的能力来说,在白板里面制作这张表格会耗费很多的时间,做出来的效果不一定好,于是我就想到了利用绘图工具的填色功能,两种软件同时使用,左边展示白板,可以让幼儿随时点数动物的数量,右边展示绘图工具,点数好动物数量以后直接用填色功能填出相应的数量。比如说,我要统计小狗的数量,我会在横坐标上做好小狗的标记,数到小狗有5只,然后在小狗上面的坐标上填上五格颜色,请幼儿跟我一起边数边填。

  老师示范的记录方法比较直观,幼儿看了以后应该已经会使用了,剩下来的两种动物可以请个别幼儿来尝试进行记录,如果有错误的地方,我可以及时利用工具将颜色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与幼儿一起重新记录一次。

  最后通过观察记录结果,可以让幼儿感受到:通过条形统计图上条形的高矮,一下子就能清楚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

  第四部分:小组合作,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

  1、请幼儿回忆条形统计图的记录方法:记录标记——在标记上方的条形中记录相应的数量。在个别幼儿操作的过程中,不一定每个幼儿都能记住记录的方法,所以在操作之前,必须再跟大家一起重申一下整个记录的过程,帮助幼儿顺利完成接下来的操作活动。

  2、分组进行记录。记录的内容与本次活动的主线——旅行相关,准备好相应的图卡,第一组记录旅游目的地,第二组记录出行的交通工具,第三组记录住宿旅馆的星级。以分组形式来进行记录,可以锻炼幼儿的团体合作意识,激发幼儿与同伴共同探究、互相交流的意愿,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学习怎样合理分工。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地提醒幼儿记录的步骤。

  3、交流分享。在操作过程中,幼儿一共分成六组,有两组统计的是同样的内容,这个有利于检查统计结果的正确性,如果统计结果有不同,那肯定是有一组统计错误了,这样老师就可以抓住不同的地方,与幼儿一起检验结果,通过条形统计图的统计结果,幼儿能够很好地感知出数量的多少。

五、结束活动,首尾情境呼应。

  活动结尾处,以小动物们要回家准备旅行中的东西为由,结束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