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优质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孟子二章优质说课稿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之"、"于"等虚词的用法,懂得使动用法。

  2.认识孟子文章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智慧和论辩才能。

  教学设想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政治、教育等方面提出过许多宝贵的思想、主张,值得我们借鉴。孟子是一位雄辩家,他的文章自成风格,思想精辟,析理深透,纵横捭阖,气势充沛,其中有不少值得吸取的东西。

  这两段文章的教学,先要讲明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理解各篇的论述特点,领会文中思想的光彩,了解孟子文章的特色。

  逐句逐段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加强朗读、背诵练习。

  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重点

  1.本篇的实词和"之"、"而"、"以"等虚词,句意。

  2.论证结构(总——分——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王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孟子非常重视教育,他指出环境对人的思想意识影响极大,"富岁,子弟多赖(懒)",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的决定性作用,"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张,有不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我们学习这两篇文章,先要懂得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认识文章的论述特点。

二、朗读课文

  1.先叫一名学生朗读课文。朗读毕,酌情讲评。注意字音:"粟"(sù)"畔"(  pàn,通假"叛")2.再让全班同学齐读课文。齐读前提出"这篇主要谈的是哪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让同学在  读中思考,读毕让同学作答,暂不作结。

三、讲解课文

  第一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词语

  "天时":指气候、时机";"时",季节。"地利":指出河险要,城池坚固;"利",利益,功用。"人和":指齐心协力,能得民心;"和",和顺,谐和。

  2.内容

  提问 开篇这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什么看法?

  讲解 这两句谈的是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那就是具备"人和"这个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这两句揭示本篇的中心论点。

  第二段"三里(1)之城,七里之郭,环(1)而攻(2)之(2)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1.词语

  (1)"之":的'。"城":内城。"郭":外城。"环":围绕,包围。(1)"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2)"之":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而":但是,却。"夫"(fú):助词,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必":一定。"者":指"得天时"这种情况。"矣":语气助词,表肯定。"然而":虽然这样,但是。"是":这。"也":表判断。

  2.内容

  提问 本段内容谈什么?和上段有什么联系?

  讲解 本段是设例(攻之而不胜)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中心论点的前半部分内容。

  第三段"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1.词语

  "非":不是。"也":表判断。"池":护城河。"兵":兵器。"革":皮革,指甲胄。"坚":坚固。"利":锋利,锐利。"粟":粮食。"委":放弃。"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去":离开,逃走。"之":代这座城池。

  2.内容

  提问 本段内容谈什么?和前面有什么联系?

  讲解 本段是设例(弃城逃走)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中心论点的后半部分内容。

  第四段"(1)故曰:域民不(1)以封疆(1)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2)之至,亲戚(3)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以天下(4)之(1)所顺,攻亲戚之(2)所畔,(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词语、句子

  (1)(2)"故":因此,所以。"域":居住,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让(使)……居住。(1)"以":凭借,依靠。"封疆":疆界;"封",疆界。(1)"之":的。"固":稳固,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使……稳固。"险":险要。"威":震慑。"道":治国之道(指施行仁政)。"者":的,的人。"失道":无道,违背道义;"失",放弃。"寡":少。(2)"之",到。"至":极点。"亲戚":内外亲属。"畔"通假"叛".(3)"之":代失道者。"顺":顺从,归附。(2)"以":用,拿。(4)"之":助词。(1)"所":表动词所涉及的对象,这里指归附的力量。(2)"所":这里指众叛亲离者。"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此句意为"因此,仁德之君不战则已,战就一定取胜";"君子",对统治者和有才德之人的通称;"必":一定;"矣",表肯定。

  2.内容

  提问 本段内容谈什么?揭示出文章的什么主旨?

  讲解 本段深入阐明为什么"人和"是最有利于"战"的条件。本段通过对比揭示出全篇的主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全文的内容

  提问一 孟子在文中提出"人和"是决定胜败的最重要的条件,其原因何在?

  讲解 "人和"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帮助越多,力量越大,战斗力越强,胜利自然在握,失去"人和",众叛亲离,哪还有什么力量,哪还有什么战斗力,失败是必然的。

  提问二 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讲解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论证特点

  提问 本篇在论证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讲解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故曰……战必胜矣".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不懂之处,记下来。

  第二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重点

  1.实词,"于"、"则"、"也"等虚词,使动用法。

  2.先分论后总结的论证特点。

  3.孟子关于造就人才、治理国家的名言。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