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水果说课稿(3)

时间:2021-08-31

篇四:好吃的水果说课稿

  《好吃的水果》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教师,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好吃的水果》,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说反思七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一年级第二册第十七课。

  2、本课是以“好吃的水果”为题材组织一年级学生进行“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祖国各地有着各种各样的水果,它们味道鲜美、色彩艳丽,都是孩子们的最爱。因此,以水果为题材能极大的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猜、说、看、画、尝等活动,观察感知身边的水果,在此基础上利用画画、贴贴等形式进行表现,从而体验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利用多种感官,体会和感受水果特征和认识水果的基本形状以及带给个人的不同感受。

  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自主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体会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通过师生共同创设有情趣的感知与回忆活动,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表现能力。难点是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在感知或体验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5、教学准备:教师:flash教学课件、范画、浆糊、毛笔。学生:画纸、油画棒或其它颜色笔、剪刀。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在美术教学上,学生的思路更广,思维更活跃,而且更有趣味的美术活动形式,他们敢动手、好奇心强,乐于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有强烈的表

  现欲望。

  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及认识规律,我采用以下的方法:

  (1)情境创设法:上课时,我利用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海宝,然后通过海宝作导游,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产生一定的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提问法:在本课教学中,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启发学生思考,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

  (3)演示法:利用电脑演示画水果的步骤,分析水果的形状,从而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大胆想象,解放学生的手,使他们放手画画,解放他们的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

  “学”是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将采用以下的主要学法:

  (1)猜一猜:教师提示要猜的水果,让学生通过“摸”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看一看:感知水果的形状、色彩。

  (3)学一学:学生跟电脑演示画画步骤学习画水果。

  (4)画一画:学生动手大胆尝试用画笔画出观察到的、喜欢的水果。

  (5)贴一贴:把画好的水果剪下来贴到盘子上。

  (6)说一说:在学生品味体验环节,让学生说说水果的味道。

  激趣导入——竞猜水果——示范画果——欣赏感受——自主表现——评价作品——课堂延伸——品味体验

  (一)激趣导入

  上课一开始我对同学们说请了一位朋友来和我们一起上课,出示海宝把同学们带到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海宝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

  形象大使,它的形象可爱而俏皮。很受小朋友的喜爱。然后说海宝要跟同学们做朋友,带来一些水果,小朋友马上兴奋起来,这时马上引出课题:好吃的水果。

  (二)竞猜水果

  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在游戏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运用体位“摸”来感知水果的特征。并根据感受说出来。

  (三)示范画果

  用电脑出示画水果步骤,让学生可以直观了解画水果的过程。比老师亲自示范画水果的速度要快。解决了学生在老师亲自画画的过程中的那一段静态的环境。还可以了解多种水果的画法。

  (四)欣赏感受

  接着,让海宝带学生进入“水果大世界”,让学生观察到更多的水果,了解更多的外形和色彩。通过观看水果大世界,刺激学生的视觉,提升学生的感受。

  (五)自主表现

  以海宝为学生准备好一个《画水果大比拼》的游戏,引出学生作画的方式方法。目的是加强他们的表现力以及小组的合作能力(在学生作画的过程中,播放水果图片和舒缓的音乐,制造氛围)

  (六)评价作品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展示的方式以一盘水果为例,让学生从水果的形状和色彩说出自己的感受。

  (七)课后延伸

  我主要播放一些水果的拼盘给同学们看,让他们知道我们身边许多事物都可以通过我们的双眼去观察,鼓励同学们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和尝试。

  (八)品味体验

  最后,以欢送海宝为由,举行一个水果联欢会。在吃的过程当中,让学生之间互相观察吃水果的样子,然后让学生回家吃水果的样子画下来。在这个环节中,还对学生渗透了环保教育。

  一个好的板书有“微缩教案”之称,这节课我设计的是一盘水果型的板书,把要板书的字形状、色彩、设计成一个个的水果,板书时放在标有题目的盘子里,设计简单明了,涵盖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本课充分考虑到了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特点,在环节的设计中首先用孩子们都特别喜欢的海宝作为导游,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导入新课,开门见山简洁利落牢牢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接下来采用的互动游戏猜水果、画水果比赛等手段既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标准也循序渐进的一环套一环进一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能使学生处于趣味的动态中,并注意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方式和德育渗透。在教学重难点的解决上,充分利用了多媒体,使得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教学气氛达到了高潮。这节课立足于教材,却又不局限于教材,在挖掘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美术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超越生活的表现。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和自然才是美术的第一课堂,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寓教于乐,充分体现了课改的精神。最后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内容较实,不但注意了学,还注意到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使整节课有始有终,效果显著。

  我说课完了,谢谢大家!篇五:好吃的水果说课稿

  《好吃的水果》说课稿

  说课的内容是《好吃的水果》,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六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一年级第二册第十七课。

  2、本课是以“好吃的水果”为题材组织一年级学生进行“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祖国各地有着各种各样的水果,它们味道鲜美、色彩艳丽,都是孩子们的最爱。因此,以水果为题材能极大的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认识、分析、表演、绘画等活动,观察感知身边的水果,在此基础上利用绘画形式进行表现,从而体验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不同水果的颜色、外形特点以及被赋予的传统吉祥寓意。能够运用夸张的手法,大胆表现出学生吃水果时的动态和表情,并创作出有情趣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表演、探究等活动,启发学生观察和表现水果的颜色、形状及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吃水果时的夸张动作与表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情趣,体验创作的乐趣。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夸张的手法通过动作、表情,大胆地表现吃水果时的

  样子。

  难点:如何画出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创造生动的画面。 5、教学准备:教师:flash教学课件

  学生:画纸、油画棒或其它颜色笔。

  二、说学情: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在美术教学上,学生的思路更广,思维更活跃,而且更有趣味的美术活动形式,他们敢动手、好奇心强,乐于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有强烈的表现欲望。 三、说教法:

  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及认识规律,我采用以下的方法:(1)提问法:在本课教学中,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启发学生思考,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 (2)演示法:利用电脑演示画水果的步骤,分析水果的形状,从而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大胆想象,解放学生的手,使他们放手画画,解放他们的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 四、说学法:

  “学”是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将采用以下的主要学法: (1)考一考:教师提示要快速说出水果的名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看一看 想一想:感知水果的形状、色彩。(3)演一演:吃水果时有趣的动作和表情。 (4)学一学:学生跟电脑演示画画步骤学习画水果。 (5)画一画:学生动手大胆尝试用画笔画出观察到的、

  喜欢的水果。 (6)评一评:学生感受创作的乐趣,得到同学老师的肯定。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将本课教学程序设计如下:导入——了解寓意——竞猜水果——分析感受——趣味表演——欣赏探究——自主创作——评价作品——总结成果——课堂延伸。 教学过程如下:

【关于画水果说课稿】相关文章:

1.《认识水果》说课稿

2.《画水果》说课稿

3.分水果说课稿

4.大班绘画《水果》教案

5.大班手印画果园水果教案

6.《我喜欢的水果》说课稿

7.《爱吃的水果》 说课稿

8.《爱吃的水果》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