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的优秀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篇一:钠说课稿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我的说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材分析,学生状况分析,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金属钠的性质》。钠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的学习有指导性作用。这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实验探究钠的性质、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重要作用。这不仅为学生学习必修2中的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学生在获取相关化学知识和实验研究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为自我发展和社会生产进步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材内容分析

  (1)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的推测。

  (2)钠的物理、化学性质。钠的物理性质着重强调钠的密度小、质软、熔点低;钠的化学性质着重强调钠与氧气、水反应的探究实验。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根据实验探究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通过生产、生活中

  的应用,了解金属钠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养成认真、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通过

  合作实验,养成团结合作的精神

  4、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钠的化学性质,尤其是钠与水反应。

  (2)难点: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 二、教法分析

 1.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识过氧气、氢气、碳等物质的基本性质,对这些物质的性质的学习主要是掌握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存在或保存方式及现实社会中的用途,另外在初中学习中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领悟到化学式一

  门以实验为特征的重要学科,化学实验的丰富性和真实性必将会引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这节内容之前学生学习了原子结构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等基本知识,这更有利于学生深层次礼节钠的性质,达到知识的前后联系和融会贯通

2、导型高效课堂教学法

  本节采用导型高效课堂教学法,结合实验演示和多媒体展示,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三、学法分析

  1、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强化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素质,增强合作的精神。

  2、让学生学会分析: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方法——综合运用。 3、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抓住“结构——性质——存在和用途”这条线。结构决定性质,性质是结构的具体体现,性质又决定其存在和用途。 四、教学过程

  1.分发导学案,学生自学并完成导学案内容。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问题。 3.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做点评。

  4.针对回答情况,教师进行讲解。并在对应的知识部分展示实验。 5.小页练习。

  6.评讲答案,发现问题。 7.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金属钠的性质

  一、

  钠的物理性质

  1、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 2、熔点较低 3、质地柔软 4、银白色光泽,良好的导热、导电性 二、

  钠的化学性质

  1、钠与氧气反应

  常温:4Na + O2 === 2Na2O (白色) 点燃 点燃:2Na + O2 === Na2O2 (淡黄色)

  2. 钠与水反应

  (1)现象:“浮”、 “熔”、 “游”、 “响”、 “红” (2)化学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是一种活泼金属。

  三、

  钠的存在和用途

  1、 钠的存在

  无游离态,化合态有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和氯化物 2、 用途 钠的用途很广

  700℃~800℃ TiCl4+4Na ======= Ti+4NaCl

  教学反思:

  这节课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理念。以学生进行自主为主,并结合实验现象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协助归纳总结为辅。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促进了学生团体协作。并让学生体会探索科学的乐趣。突出新课标的理念,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以上是我本节说课的内容,恳请各位专家和领导多提宝贵意见。

  《钠的性质》说课稿

  渑池二高 岳国华

  篇二:金属钠的性质-说课稿

  金属钠的性质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通过对“钠”这种代表性元素的学习,旨在向学生介绍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主要学习其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保存方式及其用途。

  本节教材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叙述钠的活泼性后,再根据性质介绍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制法,最后介绍钠的用途。教材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本节重点讨论钠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去分析钠的活泼性。为此,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然后将实验现象和数据等资料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并根据这些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对一些物质作出推论和预测,再经实验验证。这种科学方法模式的训练,有利于今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钠单质的生产原理;

  2、 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和认识钠的性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历实验探究和问题探讨的过程,了解实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探索研究物质和理论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