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篇二:中彩那天说课稿

  《中彩那天》说课稿

  1.教材简析

  《中彩那天》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修理厂的技工,无意中抽中了大奖,但是抽中了大奖的彩票却是他帮同事代买的。经过思想斗争,他把大奖送给了同事。作者赞扬了这种诚实、守信的品质,让我们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

  2.教学目标

  根据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三维目标落到实处,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技能目标: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守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对本册课文的提出的要求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我把教学重点定为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难点是对“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的理解。

  4.说教法

  1. 以读代讲法。教学时,我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把读的训练贯彻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求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 启发诱导法。我根据课文的重点及学生勇于探索的特点设计了一些启发性较强的问题,诱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5.说教时

  这篇课文我安排了2个课时,第一课时是学习生字新词,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初步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给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列提纲,然后根据提纲复述故事内容。第二课时是精读课文,通过抓住文中人物的动作,神态,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难点是对“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的理解。

  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

  课始,让学生回顾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再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图文结合,体会“我”和父亲中彩后的不同表现。

  我首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看看“我”和父亲中彩后的不同表现,然后再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揣摩人物心理,并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同时学习作者是怎样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

  三、抓相关词句,探寻“难”的原因,感悟父亲品质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父亲遇到的难题是什么?”“面对这个难题,父亲是

  怎样处理的?”“失去汽车为什么反而说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等一系列的问题,采用师生合作解疑的方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四、总结升华, 点明中心

  五、布置作业:作业设计的小练笔对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加深课文理解有着很好的作用。

篇三:中彩那天说课稿

  《中彩那天》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中彩那天》。我的说课流程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程评价、资源开发。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中彩那天》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开篇课文。主要记叙了“我”的父亲经受了道德考验,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辆奔驰牌汽车还给了库伯先生,来反映父亲诚实、正直的品质,从而体会“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蕴涵的哲理。

  教学本组课文时要让学生潜心读书,走进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4、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财富、修理厂、名牌、方式、赠给、拥挤、道德、难题、彩票、存根、号码、回忆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难点: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

  1、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灰麻雀》《我不能失信》两篇与诚信有关的文章。今天学生再接触这个主题不再陌生。

  2、学生已了解一些与诚信有关的相声小品等,也为学生对诚信有一些了解。

  3、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实践法来学习,即引导学生通过“读、划、想、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眼口手耳并用,充分激发学生思维,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

  三、教学模式

  1、模式: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拓展提升

  2、理念:运用本模式的理念落实语文基本理念之“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想成为富翁吗?买张彩票就能中奖该多好。看过赵本山的小品《中奖》后,你认为把中奖的六十万平分,每人一万,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吗?(学生纷纷回答)教师相机指导。今天,我们学习《中彩那天》,相信你会有新的收获。(教师板书课题)(约3分钟)

  (二)出示课件,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

  2、抢答问题。

  (1)中彩是什么意思?你见过的中彩者是什么样?

  (2)文中谁中彩了,中彩后他是什么样?(父亲,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不高兴,闷闷不乐)

  (3)父亲中彩后,我的心情有哪些变化?(我不敢相信那是真的,我很兴奋。父亲面临道德难题时,我迷惑不解,同时又因为库伯是有钱人,我很激动,汽车归还后我有归于平静。)

  (4)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后,我们家做了什么?

  (5)中彩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影响?(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提醒学生读书时要集中注意力,同时读书要注意文章的关键点。同时也为课文的解读做些准备。)

  3、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既让学生全面掌握课文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4、学习字词。

  (字音、字形的学习还是重点。如寐、馈)

  (三)直奔中心、深入探究。(约需15分钟)

  道德难题具体指的是什么?最后父亲是怎样解决这个道德难题的?父亲这样做值得吗?

  (学生各自针对上述问题阅读思考,准备交流。小组内讨论交流。各小组推荐代表说出自己的真实,教师可将学生的想法加以归纳,引导学生讨论,例如:) (此环节可与精讲点拨环节合二为一,但一定要注意学为主体,教为主导) ( 四)积累语言 丰富情感 约需10 分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在课件、板书的帮助下,指导学生积累优美语言。

  (五)拓展提升(约8分)

  1、学生交流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古诗文、与诚信有关的故事,人物。

  2、假如你是文中的父亲,你会怎么做?

  2、想象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我要把想到的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起因:生活拮据

  中彩那天 经过 : 中彩(奔驰汽车)——喜悦

  道德难题(据为己有?归还库伯?)——迷惑不解 诚实守信 结果:归还汽车——高兴

  六、课程评价

  1、小组合作有效,学生讨论积极,发言大胆。

  2、朗读、默读得法有效。

  3、学生上课状态良好。写字姿势握笔姿势符合要求。

  七、资源开发

  1、学生课前搜集与诚信有关的诗词、名句、人物或事迹,或与之相关的新闻报道,小品相声等。(用在拓展提升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学会积累)

  2、引导学生利用课本的彩图(帮助理解文章的中心或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利用“语文园地”里安排的“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积累有关诚信方面的古诗文和“信”字的组成的词语。(用在拓展提升环节,不仅丰富语言积累,而且能使学生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

  3、主题学习丛书“追寻美的足迹”中“贵之以诚”的有关文章。(给学生心灵上更多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