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价格》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探究活动二:风采展示

  按梳理完成的先后顺序选前2名到黑板展示本小组的梳理成果,其余4个小组先继续完善本组框架,深入识记基础知识,然后再对照本组成果及时发现展示小组的问题并标注好,以便在点评环节作为依据使用。此时教师应提出要求:对展示小组的要求:又好又快,条理清楚,字迹工整;非展示小组的要求:动静结合,先静(识记知识,完善框架)后动(讨论问题,准备点评)。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梳理知识点时应将重点放在知识点内在联系上,但是由于学生刚刚进入一轮复习,对于复习的方法还不是特别熟悉,所以在梳理知识点时还是过分依托教材顺序来复制教材内容,这样不利于对于每个模块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理解,所以教师要随时巡视课堂各小组,暗示学生各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做好检查监督,把握好课堂节奏。

  用这样一种方法处理教学重点,我的设计意图:采用竞争展示,可以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善于把握机会,抓住机会的性格,增强竞争意识。同时学生共同参与、观察、搜集、思考,有利于学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与合作精神、一举两得。

  探究活动三:精彩点评

  非展示的4个小组要轮流点评、质疑,展示小组要就其它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6个小组共同完善对本课知识点内在联系的梳理。此时教师要提出要求:对点评小组的要求:亮明态度,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质疑;对展示小组的要求:针对点评小组的质疑,有逻辑、有依据的进行解释。同时教师一定要及时而准确的点评各组同学的表现。设计意图:通过对展示组与点评组不同的要求,既动手又动脑还要动口,让全体学生在设定时间内以合作的方式高效完成自己的任务。这种设计不仅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而且师生共享探求知识的喜悦和乐趣,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容的课堂氛围。

  有了之前的整理与讨论,各点评小组提出的问题都很尖锐,个别知识点让展示小组无法说出其“所以然”,这时教师要及时出手,将大家疑惑比较大的考点挑出来,加以共同探究。这就考验教师对本课考点及学情的预计能力与把握能力。因为老师要事先预计出学生可能在哪个环节出现哪些问题,再提前准备相关材料进行突破练习。本课主要围绕四大尖锐问题展开:1、影响价格的因素除了价值与供求,还包括什么因素?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体现了它怎样的作用?3、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要分几种情况分析?规律是什么样?4、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量、价值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到底如何应用?这四个问题既是本课的重难点,又恰好暴露出了教材编写过程中的不足。通过典型例题的设置,各小组学生必须结合之前的两个环节综合出现的信息才能完成这些题目。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与思考中理解重难点,如还有不解之处,则可发挥教师的作用。设计意图:以题带点,既解答疑惑,又趁热打铁做了当堂检测,还能弥补教材不足,一举数得。

  在具体进行知识探究时,我除了给出典型例题外还灵活采用了各种方法,比如:

  1、影响价格的因素除了价值与供求,还包括什么因素?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我先让各小组自我举例,将他们在日常生活发现的影响价格的因素一一列举,再通过典型例题便可以将这个重点问题解决。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体现了怎样的作用?在这个问题上我采用了主观题的方式,因为价值规律的作用是新课标删除的内容,但却是做题时分析材料最关键的依据,所以通过主观题的小组讨论就可以小结出三大作用,并将其形象的比喻为“棒子作用”、“鞭子作用”和“筛子作用”。

  3、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要分几种情况?有何规律?针对这个问题只需要老师列出商品的三种不同情况,再由小组以举例的方式解释其变化规律既可。

  4、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量、价值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到底如何应用?根据新授时总结的关系图,通过高考原题的解析能让学生熟悉这几组关系的考法,具体的计算类型总结要放在第二课时进行。

  设计意图:通过四个疑惑的讨论与分析,提高学生合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检测了当堂所学。

  探究活动四:完美呈现

  6个小组的想法与意见综合在一起,用2分钟时间完成整理工作。 本环节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共同综合意见,将同学们都认可的调整最后以一个完美的框架呈现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对展示组与点评组的合作,完成本节课的核心成果,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第三步骤:总结提升(预计用时3分钟,为学生预留2分钟内化知识)

 1、完善板书:学生将成型的板书框架总结在学案中,通过与原来小组总结框架的对比,能够更好地理解价格多变的原因、背后的规律以及价格变动形成的影响。

  2、布置作业:

  (1)温故:将本节课梳理成型后的内在联系框架熟记;

  (2)知新:按课标与考纲的要求将13个考点整理成型。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熟练应用本节收获,为下一节课知识点的深入探究奠定基础。

  以上就是我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共选择了四种学法:

  (二)说学法:

  1、分析归纳法: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教材知识点内在联系的分析与总结,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2、讨论法:采用讨论交流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3、知识迁移法:该方法意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引导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分析社会现象,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互动竞赛法:通过竞争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学生善于把握机会,抓住机会的能力,增强竞争意识。

  总而言之,这堂课给我的感触很多,反思如下:  (三)教学反思:

  反思一:学生收获

  1、知识:掌握了价格多变的原因、背后发挥作用的价值规律及价格变动后造成的影响。

  2、方法:学会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整合,培养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方法

  反思二:本节亮点

  1、以互动提问的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以竞争方式开展成果展示,提高学习效率;

  3、开放性课堂,层层展开,步步探究,教师只是适当指导,控制探究进度,很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反思三:遗憾之处

  1、个别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高三一轮复习应有的状态,课前准备不充分;

  2、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还未能充分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