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的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一、说教材

千米的认识的说课稿

  我要说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说教法

  学生已经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但要建立1千米这么大的一个长度观由于念,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对千米认识不深入,因此我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及尝试练习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

  三 、说学法

  学法指导在教学中也很重要。在分组讨论时,指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会合作与讨论;在认识千米是,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

  四、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4。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正确运用千米表示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千米与米的换算关系。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都学过哪几个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请大家比画比画,这些长度单位大概分别有多长呢?

  想一想,她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同学们学得真棒!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新的长

  度单位——千米。(出示课题——千米的认识)

  (通过回顾,唤起学生对已有的长度单位的有关知识和经验的总结,有利于学生千米长度观念的建立。)

  (二)自主探究

  温故知新

  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新课先知

  自学教材26页例4。

  1、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 )作单位,用字母( )表示,它也叫( )。

  2、 认识千米,感知1千米的长度。 运动场的跑到通常1圈是400米,半圈是( )米,2圈是( )米,2圈半是(  )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 )。因此,1千米=( )。

  米和千米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3、如果学校操场跑道1圈长200米,那么( )圈正好是1千米。 4、用卷尺量出100米的距离,看看它有多长。

  ( )个100米的长度是1千米。

  ( )个500米是1千米;5个200米是( )千米。 5、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50米,( )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6、一个游泳池的长度是100米,( )个游泳池的长度是1千米。(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出千米,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合作交流

  1、组长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并组织小组交流疑问。

  2、教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并及时提示点拨。

  (使学生加深对千米概念的理解)

  四、展示激励

  1、小组选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补。

  2、全班学生对小组发言情况进行补充,并作出一些评价。

  五、当堂检测

  填一填。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 )、( )、( )、( )。

  2、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 )作单位。

  3、千米是比米——(填大或小)的长度单位。 辨一辨。

  1、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

  2、5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 )

  3、1千米又叫1公里。( )

  算一算。

  2000米=( )千米 4千米=( )米

  1千米—600米=( )米 1千米+500米=( )米

  1公里=( )千米 6千米=( )米 (使学生进一步解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关系。)

  拓展练习

  学校运动会1千米的跑步比赛中,第一名到达终点时,最后一名离终点还有100米,最后一名此时跑完了多少米?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