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的回想》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斑斓多彩的人类文化的民俗文化。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是斑斓多彩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通过对《本命年的回想》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社戏》,《端午》两篇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家乡的民俗风情,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能多留心,多观察,多思索,多积累,学会从生活中寻找丰富的写作材料,从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父母,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作者通过回忆幼时过年的点点滴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极富浓郁地方特色的风景画。表现了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刚学过沈从文的散文《端午日》,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了一些了解,也已经感受到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初一学生还处在盼年的年纪,对本文的内容应该很有兴趣,他们过年的一些经历和体验对学习本文也会有帮助。因时代、地域差异,学生可能对文中所写的部分民俗感到比较陌生。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重点)

  2、感悟中国春节的内涵。(重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思路设计:

  学生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为主;教师辅以提问引导、讲解评价,串联全课教学。

  说教法

  1、合作探究法:四人为一小组,交流自己对文章某片段的理解。

  说学法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动笔勾画、积极读书。

  2、合作探究法: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获得知识。

  本课所用的教法学法是依据《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