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紫藤萝瀑布》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有关“人生、生命”话题的,它们都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学习这些文章,有助于使学生树立起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信仰。《紫藤萝瀑布》是当代女作家宗璞写于1982年的一篇优美散文,当时作者的弟弟身患绝症即将不久与人世,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自家的庭院内,见一树茂盛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而盛,感悟到生之美好、顽强和永恒。
二、说学情: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大门的七年级的同学来说,已有一定的阅读感悟能力,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而且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且有较强的表现欲,但毕竟年龄小,阅历浅、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有限,因而学习这样一篇“托物言志”的美文还有一定难度,尤其是作者从欣赏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而感悟到生之美好、顽强和永恒。所以,在后面设计教学时这方面当引起注意。
三、说目标:
根据本单元提示要求、《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及已有学情分析,我特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为: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一批像“伫立”“凝望”“伶仃”“忍俊不禁”等雅词。
2.训练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情感。
3.整体理解把握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4.学会多角度品赏文本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自主学习方式扫除生字词障碍,积累雅词;了解相关写作背景。
2.通过多层次朗读训练、指导,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角度品赏课文,如从用词、修辞、情感、哲理、结构、主旨等角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朗读、品赏,体味生之美好、顽强和永恒,进而学会正确思考人生,应对人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理解、把握文章内容及作者思想情感。
2.训练提高学生有感情诵读的能力。
3.多角度品赏课文的美,尤其是本文优美典雅生动形象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1.对文中一些哲理句的理解领会。
2.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把握。
设计说明: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对此类“托物言志”散文接触较少,阅读此类文章,常会感到无从下手;同时,《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也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因此,我特将教学重点放在“整体感知”“训练提高学生诵读能力”以及“多角度品赏文本,尤其是对文章语言美的品赏”上。此外,这个阶段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有限,因而对写景美文的认识更多还停留在表面,对哲理句,主旨的理解把握还有一定难度,所以特将这方面作为本课学习的难点。
五、说教法:
1、设境激趣: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用图片再现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应音乐渲染情境,不仅能迅速拉近学生与课文内容的距离,而且使学生产生共鸣,极大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2、落实重点: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教学先于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搭“教学支架”,在“整体感知”、“美点品赏”、“释疑拓展”环节,一方面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运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主动学习;同时,学生一旦遇到学习的“沟坎”,教师又适时出示相关有助学习资料或引导调动教师、学生生活体验,并及时给予点拨、引导和激励,从而使同学成功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3、突破难点,解决疑点:当代建构主义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儿童巨大潜能,当然也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但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习者(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学生通过协作,充分沟通,形成对问题丰富的、多角度的理解。因此,学生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在难点突破和疑点解决上,我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我也参与其中,根据现场情况,适时提供助学资料或发表我的看法;对学生独到理解和看法我又及时给予激励表扬,这也符合“皮革马利翁”效应,学生受到激励表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兴趣就会更大。当然,教师参与其中交流讨论并注意观察引导,目的是避免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偏离“航向”,浪费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4、技术运用:基于巴班斯基的课程最优化理论,我将课堂各环节按由浅入深、由主到次梳理清楚,并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过渡转换环节;同时,将多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中作为辅助手段,这一切不仅可以达到让学生更直观更便捷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六、说学法: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会学生学”。其主要意思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更要教给学生“会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整体感知”“美点品赏”“释疑拓展”几个环节学习过程中,我就充分引导学生运用这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课前预习环节,学生运用“五读法”自主识字词、明句意;自主搜集整理资料深入理解文意。在整体感知中,围绕“主问题”,学生自主寻找“答案”。在进行到“美点品赏”和“释疑拓展”时,我又发动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根据助学资料和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不仅深化了理解,而且体味到了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此外,课前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大家共分享也培养了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整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而这也正是《语文新课标》所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