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关于化学说课稿集锦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化学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说课稿 篇1

  尊重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来自于泉巨永初中,我说课的标题是九年化学人教版第三单位《水的净化》,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要领、说学法引导、说教学流程,教学反思,计划理念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计划。

一、说教材

  《水的净化》是9年级化学第三单位课题3的内容,这个课题在曩昔的老教材中是没有分外涉及的,云云摆设也是为了切合新课程与门生生活贴近,强调可连续生长的目的。此中强调了一个初中的根本实行操纵——过滤,也提及了蒸馏装置的组装与实行。

  课文分三部门:

  第一部门:解说天然界水的漫衍以及自来水厂净水历程;

  第二部门:通过实行探究教学过滤的操纵步调与细致事变

  第三部分: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以及如何将硬水变软的方法(蒸馏)。

  鉴于我对教材的理解,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认识吸附,沉淀,过滤与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过滤的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目标重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过滤与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目标难点:吸附和过滤等的操作技巧。

  有了教学目标作纲领,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它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于是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三、说教学方法

  通过课件演示,讨论总结,结合实验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实践。

四、说教学流程

(一)教学引入

  1、从生活情景入手

  2、污水、纯净水、湖水、自来水的区别

  3、讲解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二)净水的方法

  1,除不溶性杂质的方法

  1)、静置沉淀

  2)、吸附沉淀

  3)、过滤

  实验探究:

  1)除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2)如何区别硬水与软水

  3)演示实验---蒸馏

(三)练习巩固

  想一想:有一种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可溶),还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十分复杂,此处为了便于讨论,已将其成分作了“简化”),将其经去渣、去臭处理后可转化为厕所的清洗用水。问:

  (l)采取何种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及泥沙?

  (2)用什么物质,可除去污水的臭味?

  说一说:某山区在梅雨季节会出现山洪暴发,给山区人民的生活用水带来困难,请你运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必备的化学药品,帮助山区人民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以获得清洁卫生的饮用水。

(四)课后作业

  独立完成本课后习题

(五)课后动手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的设计,我深刻体会到了“生活是最好的素材”这一艺术创作的理念,并把它运用到了化学课堂设计中,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理性地分析生活,研究生活,得到经验,获得真知,然后将得到的东西再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展现了科学研究与发现的真实过程,实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要求。

  本节课由于实行探究的内容较多、讨论整理的关键偏多,以是课堂节拍的调控必要深入思索,必要老师在课堂上机动地处置处罚和掌握,以便顺遂完成教学使命。

六、教学理念:

  本节课为门生落实了技能目的,强化了历程与方法,点拨了情绪态度与代价观,以是本节课表现了如许几个教学理念:

  ⑴本节课内容比例多,化繁为简,创建了新的教学体系。

  ⑵新课标的三维目的只有先辈的教学理念才气支持,本节课便是对这种理念的不停探索。

  (3)强调科学探究的科学性,体验探究的快乐、提倡门生自主互助的学习方法。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请列位向导老师赐与品评指正,谢谢。

化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铝的重要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氧化铝,氢氧化铝,铝盐-明矾等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金属铝的化学性质,以及金属钠的重要化合物性质的基础上,对金属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地学习。它侧重于使学生理解怎样去学习金属元素和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元素和其化合物的应用价值,为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和理解化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素材,也是化学概念和理论的用武之地,为以后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过渡】接下来说一说我所面对的学生。

二、说学情

  学生在前面学生已学习了铝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学生在头脑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模式,这为本节课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奠定了基础。但两性化合物这个概念学生并没有接触过,要想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个概念,就需要利用好化学学科的典型手段——实验。教材中对铝的化合物性质的探究,尤其是对氢氧化铝两性的探究,是这一块内容的重点,在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要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对以后的学习也会有很好的铺垫作用。

  【过渡】结合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说出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2)学会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及Al3+的鉴定方法(3)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掌握Al2O3和Al(OH)3的分别与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4)知道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用途,知道明矾的相关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设计实验来判断两性化合物并验证其性质,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正确的实验操作,合理的实验设计和分析,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实际问题的解决来设计实验,体会通过实验发现物质性质的过程;分析铝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学会辩证的认识事物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Al(OH)3的制备

  【难点】

  Al(OH)3的制备,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

  【过渡】根据新课标倡导的学生观及教师观,为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及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我将本节课的教育教学方法做了如下设计:

五、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展示内容与先前学习的知识形成冲突认知冲突进行导入,以实验探究法为主线,结合使用随堂实验、多媒体展示、启发法、比较、归纳分析、交流讨论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在学习中要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在教学中要开展“以实验为基础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体验;在探究中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探究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做事。

  本节课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利用已学习的铝的化学性质,来动手实验获得氧化铝两性的知识。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学生相互讨论、自主探究、动手实验来完成氢氧化铝的制备,并获取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充分利用了以实验为基础的多种探究活动来完成学习目标,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

  【过渡】接下来重点谈谈我的教学过程设计。

六、说教学过程

  教与学是有机结合而又对立统一的,良好的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此环节中我准备用创设情境法进行导入。在课程开始前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铝制产品的图片。这与学生已学过铝的性质很活泼形成了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活泼的铝,怎么可以应有的这么广泛,激发对铝的重要化合物性质的探讨,开启了课堂教学。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接下来进入新课教学环节。此环节我将并应用已学的铝的化学性质的方法,借助实物、学生动手实验的方法进行教教学,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参与新知的建构。

  1.实操结合,形成概念。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观察氧化铝粉末实物,来认识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再通过结合导入时应用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哪些物质可以腐蚀这些产品。学生已有的铝性质的知识,进行动手实验,获得氧化铝两性的新知识。

  2.实验探究,深化概念。

  教师出示生活实物胃舒平,引发学生制备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铝,开启氢氧化铝知识的学习。

  接着让学生围绕着氢氧化铝的制备进行讨论,学生得出有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氢氧化铝,(1)用Al2(SO4)3溶液和NaOH溶液来制备。(2)用Al2(SO4)3溶液和氨水来制备。学生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得出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在制备的过程中,学生们发现氢氧化铝可以溶解强氧化钠得新知,学生通过用氧化铝性质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实验验证,获取氢氧化铝两性的知识。最后教师总结,并补充氢氧化物的又一化学性质-不稳定性。

  通过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学生已经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所以在铝盐知识的学习中,教师知识通过新闻实例引入明矾,学生自主学习的到铝盐的化学性质。

  这一环节的设计中主要是使用了层层逼进进行探,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到淋漓尽致。为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和理解化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素材,加深了学生理解和掌握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知识。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在铝的重要化合物知识学完后为学生呈现两个题,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1.可溶性铝盐与NaOH溶液互滴时,其现象有何不同?你能否画出生成的沉淀与滴加溶液间量的图像关系并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若是偏铝酸盐溶液和盐酸互滴时现象又会如何呢?

  2. 请完成下列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并写出上述转化图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对本节内容加以巩固延伸。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1.课堂小结

  采取学生先小结,老师后总结的方式,目的在于:1、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2、实施以主动建构为基础的精简教学策略,以图表的方式直观让学生清楚本节的内容要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2.布置作业:

  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本节课的课后作业预留了必做题及选做题的方式。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简洁、直观、清晰的原则,采用的是纲领式的板书,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