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3)

时间:2021-08-31

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国学启蒙》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两个单元《经典驿站》和《艺术乐园》,共有十八课。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经典驿站”里,你会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三、 教学目标

  1、 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 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 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四、 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 教学措施

  1、 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 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 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六、教学进度

  一年级每两周一课 二年级每周一课时

  新学期、新起点,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开展教学,特制定五年级国学教学计划如下: 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大概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4、教学形式多样化。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讲故事、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多种形式教学。

  5、本学期将举行国学背诵小能手评比活动,将以班为单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6、每周一节国学课一节课会背所学内容。

教学计划 篇6

  一、学习目的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所以,学习成语是青少年学习中国文化的必经之路。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成语就是有道理的词语,它奠基着我国的文化之熙。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校本成语故事教学,我会与学生一起学习三类成语故事。

  (1)学习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故事

  (2)学习带有数字的成语故事

  (3)学习和历史名人有关的成语故事

  三、教学基本步骤

  这学期总共学习二十四个成语故事,每周学习两个成语故事。

  1、在学习成语故事之前出示要学习的成语故事,如果学生之前读过,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讲讲这则成语故事。

  2、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则成语故事,学生默读。学生默读之后,老师可点名读或师读,学生初步了解这则成语故事。

  3、观看成语故事动画,故事以更具体、更形象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教师讲解并引导学生理解这则成语故事,学生了解故事并能知道故事的比喻意义。

  4、在之后的学习中会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学以致用

  5、每周做一期成语故事手抄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回家之后,把学到的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1温习上学期学习过的成语故事

  2《亡羊补牢》《画蛇添足》

  3《惊弓之鸟》《狐假虎威》

  4《兔死狐悲》《塞翁失马》

  5《画龙点睛》《叶公好龙》

  6《三顾茅庐》《八仙过海》

  7《一鸣惊人》

  8《一字千金》

  9《望梅止渴》

  10《凿壁偷光》

  11《精忠报国》

  12《高山流水》

  13《悬梁刺股》

  14《破釜沉舟》

  15《胸有成竹》

  16《孟母三迁》

  17《毛遂自荐》

  18《七步成诗》

  19《五谷不分》

【【实用】教学计划锦集6篇】相关文章:

1.【实用】教学计划锦集10篇

2.【实用】教学计划锦集8篇

3.【实用】教学计划锦集十篇

4.【实用】教学计划锦集五篇

5.【实用】教学计划锦集9篇

6.【实用】学期教学计划锦集5篇

7.【实用】学校教学计划锦集5篇

8.【实用】教学计划锦集6篇

9.【实用】教学计划锦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