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计划(2)

时间:2021-08-31

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学情分析

  本期我班有43名学生,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理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简介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的和加意义减法、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小数乘法、观察物体、学习方程、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的学习和加减法”。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学习方程”。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通过直观教具,初步了解方程;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能辨认从高低、远近不同观察点拍摄到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意义。同时理解并掌握平均数的意义与方法。

三、教学目的

  (1)学习小数意义,会比较小数大小,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

  (2)学习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边的关系。

  (3)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会计算小数乘法,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学习方程,会解方程,能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学会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2)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4)解方程及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结合“一帮一”结对子,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4、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时间 课时 教学内容 备注

  3.9-3.13 5 小数的意义(一) 小数的意义(二) 小数的意义(三)

  3.16-3.20 5 比大小 买菜 比身高

  3.23-3.27 5 歌手大赛 单元复习 图形分类

  3.30-4.3 5 三角形分类

  探索与发现(一)三角形内角和 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边的关系

  4.7-4.10 4 四边形分类 图形欣赏 单元复习 清明假

  4.13-4.17 5 买文具 小数点搬家

  4.20-4.24 5 街心广场 包装 蚕丝

  4.27-4.30 4 手拉手 单元复习 看一看 五一假

  5.4-5.8 5 我说你搭 搭一搭 单元复习

  5.11-5.15 5 学习方程 字母表示数 等量关系

  5.18-5.22 5 方程 解方程(一) 解方程(二)

  5.25-5.29 5 猜数游戏 密铺 奥运中的数学

  6.1-6.5 5 优化 生日 栽蒜苗(一)

  6.8-6.12 5 栽蒜苗(二) 平均数

  6.15-6.19 5 总复习(一)

  6.23-6.26 4 总复习(二) 端午假

  6.29-7.3 5 期末测试

数学教学计划 篇4

  本册教科书一共安排了8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领域有4个单元,主要内容有分数的加减法、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用方程解决问题;图形与几何领域有3个单元,主要有长方体一、长方体二和确定位置;统计与概率有1个单元,主要内容为数据的表示和分析;除此之外还有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

一、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四单元“长方体(一)(二)”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建参数系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学生在这一单元认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四)数学好玩

  本单元设置了“象征性”长跑、有趣的折叠、包装的学问三个内容,主要目的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加、减、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3.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5.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6.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

  1.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 能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4. 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的几何结构。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5. 理解整数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6. 理解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7. 在方格纸上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8. 掌握解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解题方法

  9. 提高复式条形、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读图能力;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四、教学难点

  1. 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 灵活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3. 学懂整数与分数的乘法的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4. 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5. 学会除数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6. 准确理解“南偏东30度”和“东偏南30度”的不同。在具体情境中,能根据不同的观察点来判断方向;

  7. 能够快速地分析、找到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8. 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作出简单的判断与推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