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1

【必备】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6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了。如何把教学计划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教学计划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相对独立的单元?与前面所讲的内容联系不是很大?主要是通过一些观察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从上面、侧面、正面观察到的物体是不同的?并能正确辨认从各个位置看到的物体或图形的不同状?从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从各个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不同形状有所了解?因此?本单元的教学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日常生活中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一玩的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

单元目标

  1、在观察简单物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观察简单物体的过程?体会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直观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知道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难点是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对学困生采取的方法及措施?

  1、利用直观的图像为他们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

  2、采取优带差的方式?建立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学习模式。

单元课时计划

  3课时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全班共4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25人。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一般,多数学生能掌握所学内容,少部分学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学习方法死板,没有人进行辅导,加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能掌握学习的内容。能跟上课的学生,课上活泼,发言积极,上课专心听讲,完成作业认真,学习比较积极主动,课后也很自觉,当然与家长的监督分不开。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只要读了两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有的学生只能接受老师教给的方法,稍有一点变动的问题就处理不了。个别学生是老师怎么教也不会。

二、教材分析

  本册的教学内容:

  (1)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2)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

  (3)量的计量;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6)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本册的重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一册进一步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使用小括号,继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学习,进一步学习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得意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继续培养学生检验应用题的解答的技巧和习惯。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的四则运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这样就为学习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第四单元量的计量是在前面已学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计量单位加于系统整理,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一方面使学生为学习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好准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下培养学生检验的好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1 .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整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 加强思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2. 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尝试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3. 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 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6.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7.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8.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课时安排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72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1课时)

  1、混合运算2课时

  2、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8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二、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18课时)

  1、十进制计数法2课时

  2、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3课时

  3、减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3课时

  4、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4课时

  5、除法的意义4课时

  6、整理和复习2课时

  三、量的计量(6课时)

  1、常用的计量单位2课时

  2、名数的改写4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7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2课时

  2、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3课时

  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4课时

  4、小数和复名数3课时

  5、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课时

  6、整理和复习2课时

  五、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课时)

  小管家1课时

  六、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0课时)

  1、角的度量1课时

  2、垂直和平行2课时

  3、三角形2课时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3课时

  5、整理和复习2课时

  七、总复习(6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