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聂耳》第二课时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②“忙、一眨不眨、侧耳倾听”等、表动作神态的词语,让学生演示体会,并从中理解从这些词语的运用中,可看出聂耳对笛声喜爱迷恋。

  ③交流段意。

  2.迁移学法,学习3—5自然段。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给学生安排较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以“伙伴学习法”展开自学。学习的'步骤仍按“读、思、划、说、感情朗读”进行。之所以把3—5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一气呵成,主要是考虑文字较浅显,学生的理解不会有多大困难,同时力图突破逐段讲解的定式,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抓住重点词句学习。在这一环节的反馈交流中,教师重点组织研究。

  ①“恳求”一词的用法,用抽词比较,体会其用词的准确性。

  ②对“……却……”句式的理解,教师提供情景,让学生用“却”说话。如“哥哥跑过去替聂耳撑雨伞,聂耳却……”让学生体会一个“却”字突出表现了聂耳多么喜欢吹笛,多么勤奋吹笛,从而理解“却”字的转折作用。

  ③“聂耳越吹越有劲,似乎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用删词比较法,让学生理解“似乎”一词看似平谈,却能形象地表现少年聂耳对音乐的喜爱已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

  ④在启发学生质疑中研究:第5自然段描写聂耳在雨中吹笛,为什么还要写上“哥哥从龙门下来,忙替他撑雨伞”一笔让生感悟到,这样写,是从侧面衬托聂耳对音乐的痴迷,因为哥哥知道每当聂耳吹笛时,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这一环节的朗读训练重点主要放在第5自然段。因此段是本文语言描写比较精彩的一段,其中有不少值得让学生积累。

  这一自然段的朗读,教师可采用引读、指名读、评读等方法,让学生反复诵读。这样,帮助学生读书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之境地,同时也能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生动性,为背诵此段奠定基础。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可指导学生边观图边尝试背诵。

  第三板块,初步掌握“自然段归并法”的第3个操作步骤:把邻近的讲同一意思的几个自然段归并成一段。如有的自然段单独讲到一个意思的,就独立成段。此板块主要环节如下:

  1.根据板书出示5个自然段段意,先让学生尝试做“作业练习7”填空,组织4人小组讨论分段,并要求依—‘定句式说出为什么这样分。

  2.班级交流“分段”,如有不同意见,要引导学生找出错误所在。本板块的学习,是落实本课的重点训练项目的关键处。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学生不仅知道这一课怎么分段,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初步得出,所谓讲“同一意思”—般可从地点、时间、内容是否是同一方面考虑,因此在指导学生时,特别需强调“讲出分段的依据”,要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思维,切实都经过一次“历练”的过程。另外,对教学难点“逻辑段的认识”,在分段的基础上,教师稍加指点,学生就能水到渠成,比较直观的理解。

  第四板块,课堂小结,读写迁移训练。

  在这一板块中,让学生进行自我小结,这节课主要学懂了什么?以进一步落实重点教学目标,并强化“用自然段归并法分段”的学习。另外,为了更好地运用好教材的语言范例,在此板块,还要创造性地设计作业练习,进行迁移训练,如布置一项课后练习,让学生自习课文第2自然段中描写聂耳专心致志听木匠师傅吹笛的情形,如用一段话来写一写自己或家庭某一成员看电视时的情形,要求用上表示动作、神态的词语。这样的练习,是针对四上年级学生写事较笼统、不具体这现状而设计的,力图使学生从课文中学语言、学写作,同时,这样的仿写,学生学有范例,不会感到力不从心,从而能使学生乐学五、说板书

  用自然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1.认真读全文,了解主要讲什么。

  2.仔细读、想,自然段段意①聂耳是一位杰出的音乐

  ①聂耳常跑到木匠师傅跟前听吹笛

  ②聂耳恳求木匠师傅教他吹笛

  ③聂耳独自在大青树下吹

  ④聂耳沐雨吹笛

  3.把邻近的讲同一意思的几个自然段归并成一段。

  这一板书设计,左边是用“自然段归并法”分段的3个操作步骤,右边是各自然段段意。这仿佛是一张图表,主要是力求突出重点训练项目,以加深学生对这一分段方法的理解、认识。

  总之,本教材第二课时教学程序的安排,首先是着力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如每一板块的设计中,都安排了学生的自学、讨论,同时又充分考虑了教师主导作用的不可偏废。因为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发挥。此课时,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①为学生导路,如示学习目标及自学方法,板书设计帮助学生突破重点。②给生导练。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有效、精当。在这节课中,适时安排学法迁移、朗读、背诵等,都较好地体现了为今后的读写服务。

  其次,力图体现“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要求。在各个环节的安排上,注重的不仅仅是对内容的理解,而更注重的是语言的吸收、内化、表达。如让学生述说分段理由时,给一定的句式,让学生学习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再次,力图体现“抓住重点、指导阅读”的方法。在教学中,摒弃了以往逐段讲读方法,而是抓住重点处,重锤敲打。这样减少了教师不必要的讲解。从原来的3教时压缩至2教时并大体完成了此课文的教学任务,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少年聂耳》第二课时说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1.《冰花》第二课时说课稿

2.《花瓣飘香》第二课时说课稿

3.《数星星的孩子》第二课时说课稿

4.《葡萄沟》第二课时说课稿

5.《少年闰土》说课稿

6.《卖木雕的少年》说课稿

7.顶碗少年说课稿

8.《第八次》第二课时说课稿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