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及反思(2)

时间:2021-08-31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们”学会踢毽子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

  (1)引导看图,读懂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踢毽子的乐趣,懂得用心与坚持。

  (2)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识记会认生字,正确书写“久、生、先、低、很、话、她、始”。

  2.读懂课文,感受踢毽子的乐趣,明白掌握技巧、经常练习的道理。

  (四)教材课型:识字课型、阅读课型(讲读) 、写字课型

  课 时:两课时

  三、教学方法设计

  (一)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一个毽子。

  学生课前准备: 课文应读通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会认生字,有踢毽子的经历(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教师经常组织学生练习踢毽子),上课时准备生字本。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

  本课教学主要分为识字和理解课文两大部分。其中,识记“会认”生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能够运用识字方法识记生字。教学时,教师用“朋友”借指生字,采用“找朋友”、“交朋友”、“介绍朋友”的活动,轻松有效地识记生字。为减轻第二课时的写字教学负担,设计了 “久”字的书写训练,同样采用请朋友“回家”的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观察,把“朋友”送回家。在第二课时再进行其它六个生字的教学。理解课文的教学主要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在相互讨论中,在小组交流中,领悟无论做什么,只要掌握技巧,反复地练习,就能学会。教师在理解课文中不要讲解的过多,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精讲点拨紧密的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