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三、改实验难点为探究,扩展学习视野,培养科学理念

  [教学实录]其一:关于氧气能否溶于水的探究。

  师:出示一瓶氧气和一杯蒸馏水,其它实验用品自己确定,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氧气的溶解性。

  生:(分组讨论,提出设想)

  师:(引导)蒸馏水中能否养金鱼?蒸馏水注入氧气瓶后呢?

  注意设计对比实验。

  生:(一人发言、其他补充)在集气瓶中小心注入半瓶蒸馏水,盖好玻璃片,振荡后放入一条小金鱼;在蒸馏水的烧杯中也放入一条小金鱼,进行对比观察。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能否复燃。

  师:进行演示。

  ……

  其二:关于铝在氧气中燃烧的探究。

  师:(分三步进行演示)取香烟包装盒内的铝箔为原料,盛氧气的集气瓶为125mL。

  ⑴将铝箔卷起若干层,一端接着铁丝,

  另一端包裹一根火柴。在酒精灯上引燃火柴后,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铝箔没有燃烧;

  ⑵将铝箔裁成约1~1.5cm宽的长条,用坩埚钳夹着在酒精灯上加热,当铝箔大面积发红后,迅速移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铝箔也没有燃烧;

  ⑶再取一长条宽约1~1.5cm的铝箔,一端包裹着火柴,另一端用坩埚钳夹着在酒精灯上点燃,当火柴烧到近半时,将铝箔前端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的瓶颈处,待火柴将烧完时前端铝箔出现亮点,再将铝箔渐渐伸入集气瓶中,可见铝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发出白光。

  (投影讨论题)①铝箔能不能燃烧?

  生:铝箔在空气中通常不能燃烧;在纯氧中可以燃烧,但要注意反应物的量与反应的条件。

  (投影讨论题)②实验⑴中铝箔为什么没能燃烧?

  生:因为铝箔的用量过多,而且卷了几层,不利于与氧气接触。

  (投影讨论题)③有的同学在做实验时总是取很多量的药品进行实验,这样做有什么不妥?

  生:如果随意增加反应物的量,不仅对反应不利,还可能造成反应无法进行。

  (投影讨论题)④实验⑵中铝箔为什么也没能燃烧呢?

  生:反应的条件不当,反应时所需要的温度不够。

  (投影讨论题)⑤有的同学在写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时,经常不写反应条件,这样有什么不对之处?

  生:相关的反应如果条件缺乏,或达不到要求,反应往往不能发生。这样的化学反应式事实上是不成立的。

  [评述]将教师原来在“后台”进行的实验探究,直接引入课堂教学进行现场展示,引导学生讨论与思考。促使学生知识构建与学习方法同步进行,也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时能从多角度进行变换思维与探索。讨论题的设计最后的落点基本上是学生实验与练习中易出现错误之处,因此实用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