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会摇尾巴的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教学要求】

  1.由扶到放指导学生阅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寓意。

  2.反复朗读人物对话,知道写人物语言除了选择好安放提示语的形式外,更主要的是对话要能揭示人物特点。

【教学重点】

  朗读狼与羊的五次对话,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意图。

【教学准备】

  1.整篇课文的配乐朗读的录音。

  2.化装表演需要的道具。

【教学过程】

一、启发诱导

  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2.这一节课我们将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

二、指导学文

  文章一共11小节。写了狼与羊的几次对话?我们首先学习第一、二次对话。

  1.先听录音,想想狼与羊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交流后板书)

  2.哪些词句能反映狼或羊的特点呢?请仔细默读,用“___”划出描写狼的好词好句,用“”划出描写羊的好词好句。

  3.应当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其中某一句或某一段话呢?

  4.请快速浏览一下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每次对话主要讲了什么?(板书)

  狼见自己再三请求无济于事,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耍的什么花招呢?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次对话。出示学习步骤:

  (1)听读谈谈印象。

  (2)默读画出词句。

  (3)朗读体会感情。

  (4)回读概括意思。

  狼本想迷惑老山羊,不料自己弄巧成拙,然而它并不死心,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请听第四、五次对话。

  (将二、三两步合作一步)。

三、总结归纳

  1.同学们想象一下,故事的结局可能会是怎样的?

  2.这篇文章写一只恶狼耍尽花招,说尽好话,企图使老山羊上当受骗,结果却没有逃脱丧身的厄运。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