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9加几》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9+2

  出示装皮球的盒子,数一数,盒子里一共有几个格子?

  (1)提问:请看,老师在盒子里装上了几个皮球?(轻声数)盒外放几个皮球?要求一共有几个皮球怎样列式?(9+2)

  (2)演示"凑十"。盒子里有9个皮球,想—想:9个加几个是10个?(生:9个加1个是10个)对,那么要把9凑成十,就要把加上的2分成几和几?(1和1)把1个放进盒子里和9个凑成了10个,10再加剩下的1是11。

  (3)找—生摸仿操作。

  (4) 鼓励学生质疑。

  (5) 师引导说过程:通过操作,我们明白了要把9凑成10,就要想9加1得10,(板书"1")所以要把2分成1和1,9加1得10,10再加1得11,逐步完成板书:

  9+2=9+1+1=10+1=11

  (6)生尝试说操作过程。

  [评析: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的形象性成了一对矛盾,解决这对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操作。教学例1,通过教师示范操作,学生的模仿操作,初步感知"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达式象转化为图式,并让学生叙述操作过程,及时内化计算方法,把操作、思维、语言溶为一体,达到在操作中初步理解算理的目的。

  2。教学例2:9+3 9+7

  (1)9+3

  摆一摆。师生共同操作。先摆9根小棒,再摆3根小棒,要求一共有几根小棒怎样操作?该把几凑成10操作较方便?(生:把9凑成10),要把9凑成10,就要把3分成1和2,9和1合起来是10,10再加2是12。如

  说一说,谁能把刚才的操作过程说—遍。生说师板书:

  9+3=9+1+2=10+2=12

  填一填。完成课本80页图片下面的填空。

  (2)9+7

  列式。请拿出准备好的圆片,谁来告诉老师,纸上贴了几个圆片?(9)再拿出7个圆片摆在右边,要求一共有几个怎样列式?(9+7)移一移。9+7得多少呢?你们能按刚才的方法自己动手移一移吗?(一生上黑板操作)

  填一填。完成课本80面图片下的填空。

  说一说。说操作过程。

  [评析:由教师示范操作到引导学生操作,这样由"扶"到"引"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教学规律。]

  3。教学例3:9+4 9+8

  (1)看算式,摆圆片,填结果。

  (2)说口算过程。

  [评析:由"扶"到"放"让学生独立操作学具,并让学生有条理地口述摆的过程和方法,及时内化表象,明确算理。]

  4。教学例4。

  (1)提问:如果不摆学具,你们会算例4的三道题吗?想一想,填在书上。(3人上黑板填)

  (2)集体订正,说思考过程。

  [评析:"授人以?quot;不如"授人以渔",操作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摆脱表象的束缚进行抽象的思维,让学生真正理解"凑十"的算理、方法,从而准确地口算。

  5。课间休息。听音乐跟着老师做头手操。

  6。反馈。

  (1)完成第80页的"做一做"第1题,讲评时追问9+4 9+6是怎么想的?沟通上下两题的联系

  (2)完成第80页"做一做"第2题。

  a。独立填得数,b。指名报得数,c。抽几题对口令说思考过程。

  [评析:充分发挥课本的教育功能,运用"做一做"进行反馈。一方面更好地巩固了新知,另一方面又便于

  教师及时了解反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