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学习敲碎玻璃老价钿的教学设计(5)

时间:2021-08-31

  2.数学学习有新意地穿插在学念童谣和玩游戏中

  童谣中有敲碎玻璃需要赔偿的内容,这赔偿要求是通过童谣提出的(幼儿问):“敲碎玻璃对不起,侬讲我要赔几钿?”提出要求后,教师又用参与游戏的男生女生作为代币(男生表示1元,女生表示2元),请幼儿凑数,由此出现凑数的要求。幼儿运用已有数数、数的合成、加减运算等经验,凑成符合教师在赔偿要求中提出的数字。游戏规则要求,幼儿在规定时间里用“抱团”的动作表现凑成要赔偿的数目,如果凑数成功,就继续进行游戏,如果“凑数”出现错误必须“改数”,要待成功后才能继续进行游戏。反复的“凑数”让幼儿感知数学在游戏中的作用,可以解决“赔偿”的问题。多次反复进行游戏后,剩下几个幼儿凑不成,此时教师机智地在童谣中增加了“赔不出钞票难为情,大家一道帮帮伊”的内容,又增加了每个环节中“凑数”练习的密度,这无疑为幼儿在活动中进行多次凑数创造了条件,对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的提高起到了助推作用。

  3.边念童谣边玩游戏贯穿活动始终,游戏性很强

  童谣内容已为游戏定位角色(玻璃店张伯伯和小朋友),让师生共同参与。问答的语句以及游戏的规则让参与者明白了为何玩游戏,赔偿要求既是童谣里的内容,又是继续进行游戏的要求,因此,教师的设计把沪语童谣学习和数学凑数练习相融合,将隐含的德育教育内容融入游戏,幼儿在游戏中不仅越来越投入,且获益是多方面的,这充分反映了设计者综合教育的思想和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理念。

  编辑:c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