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四、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制定活动计划

  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讨论:本单元的课文有哪些异同之处?课文与课文之间又有哪些互相联系的地方?学生明确任务,浏览目录、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同桌讨论交流

  3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学们随便谈谈。就自己的阅读体会谈感受,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二块:制订活动方案,组建兴趣小组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针对这些你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单元活动方案。同和你有相同志趣的同学组成自己的专题研究小组。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自由组合专题研究小组,推选组长,确定专题任务。

  2教师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制定活动计划、方案

  教学反思

  第二学时《背影》(一)

  学习目标:能通过对课文的反复诵读,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去体会浓浓的父子深情。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文章的了解。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以1991年,香港人举行的唐诗评选结果中《游子吟》的排位导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题目补充完整:-------------的背影有感情地朗读,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充题目

  2组织学生同桌交流自己的成果,老师巡视进行指导同桌交流、再补充

  3组织学生交流、互评,教师点评学生大班交流,小组互评

  教学反思

  第二块:体会文中表现的父子深情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再读文章,创设问题情境:文章中什么地方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亲情?为什么?将自己的体会形成文字再读文章,圈点勾画,仔细品味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3组织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根据同学发言归纳

  教学反思

  第三块:语文活动:拓展想象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创设问题情境:课文从背影描写父亲的外貌、动作,你能揣摩出当时儿子看到父亲背影时的感受和心情吗?再读描写背影的部分,小组交流

  2假如从父亲的正面看,你能否想象并运用恰当的词语描绘父亲的面容、神态、动作?从中你能体会出什么?学生写作交交流小组推荐,全班交流,互评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

  思考:“我”被父亲深挚的爱而感动,“我”对父亲感情一直是这么感激吗?请从文中找出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第三学时:《背影》(二)

  学习目标: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者朴实的的饱含深的语言。

  课前学习:思考:“我”被父亲深挚的爱而感动,“我”对父亲感情一直是这么感激吗?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学习的心得体会小组交流谈体会,小组发言

  2组织学习齐读最后一小节,思考:当时的“我”和现在的“我”对父亲分别是怎样的感情?齐读,思考

  3组织小组讨论,教师点评:当时的“我”被父亲深挚的爱感动了,几次落泪;现在的“我”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既感激怀念父亲,又对自己不懂事的行为感到愧疚。小组讨论、交流

  4创设问题情境:找出文中反映作者“泪如涌泉”动情的句子,并说说作者动情的原因。再读文章,圈点勾画,思考徐州见父——难过的泪望父买橘——感激的泪父子分手——怅惘的泪北京思父——辛酸的泪

  教学反思

  第二块:语文活动:诵读比赛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有感情地诵读

  2组织小组竞赛,推荐同学在全班朗读小组竞赛,推荐

  3组织学生交流、评价朗读并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以《背影》为题,写一写自己最敬重的师长。

  第四学时:《甜甜的泥土》

  学习目标:体会母子深情,探究文章新奇的立意,惊奇的结尾。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请学生跟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谈一谈这首歌使你想到了什么?看并跟唱VCD《世上只有妈妈好》,思考

  2请同学通读课文,创设问题情境:甜甜的泥土,----------的妈妈读文章,归纳自己的观点

  教学反思

  第二块:咂摸泥土的“甜”味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创设问题情境:王小亮知道这包糖是谁给他吃的吗?说说你的理由。读课文,思考、交流自己的看法。

  2齐读最后两小节,思考:糖是体现妈妈对王小亮的爱的,但他没有吃到糖,泥土甜在哪里?齐读课文,小组讨论,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3组织学生交流、探讨再读课文,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第三块:小组探究结尾的艺术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创设问题情境:小说前面写,王小亮的亲妈妈把糖放在“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奶糖放在棉袄口袋里未能融化,地温回升难道能超过体温吗?你是如何理解小说的这一艺术构思的呢?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各抒已见

  2组织学生交流、探讨再读课文,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一起分享着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老师为什么要“悄悄背过了身”?你能想象出老师此时此刻的神情和心理活动吗?请把这种神情和心理活动描述出来,不少于200字。

  第五学时:《父母的心》

  学习目标:由一波三折的故事中去体会父母对儿女浓浓的爱心,去体会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哀怨。

  课前学习:欣赏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思考——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创设情境:文章的题目是父母的心,似乎不太完整,请读文章后补充:父母的心是---------阅读文章思考

  2组织学生将自己思考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在交流后完善补充自己的思考小组交流,完善自己的思考

  3教师引导小组互评代表的发言,并作适当的点评评价,修改小组的发言稿

  教学反思

  第二块:对比阅读:感受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交流:文章中不送走子女是爱,那在《妈妈,再爱我一次》中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请谈谈你的看法。思考发言

  2组织学生辩论:送走是爱还是不送是爱?分组准备材料准备辩论

  3组织学生进行评价:爱是什么?认真参考辩论总结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

  1.“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绝大多数对自己的子女充满着爱,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深沉的,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无与伦比的爱。在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请你发掘生活中的小故事,让大家一起来感受这种浓浓的爱。

  2.课外收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以“父母心”为话题组织一次交流会。

  第六学时:《我的母亲》(一)

  学习目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真挚、深沉的母爱。

  课前学习:划出文章中最喜欢的语句,进行摘抄和朗读。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请你为文章中的几个小故事拟小标题阅读文章,思考

  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交流、讨论

  教学反思

  第二块:深入分析细节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4个片段,哪些话语、哪些事例、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再读文章,思考

  2组织讨论、交流讨论、交流

  教学反思

  第三块:生活交流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有人说过:“父母对子女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人类最高尚纯洁的、美好的感情。”你的母亲给你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请讲一讲。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将自己讲的故事整理成文。

  第七学时:《我的母亲》(二)

  学习目标:抓住文中语言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课前学习:重点研读回忆母亲的四个片断,质疑。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讨论:我的母亲是一个的人全面阅读文章,小组讨论

  2精读第三个片断,思考:母亲是不是不疼爱我?她这种心态矛盾吗?阅读并思考

  教学反思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你认为邹韬奋成长的家庭环境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小组讨论、交流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请你调查一下,现代的家庭教育环境是怎样的?与当时又有哪些差别呢?

  第八学时:《人琴俱亡》

  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并能复述主要内容;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课前学习: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组织学生默读默读课文

  2让学生质疑、合作释疑交流疑难、释疑

  3组织学生多种方式朗读按要求读课文

  教学反思

  第二块:深入分析兄弟之情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让学生看注释翻译课文看注释疏通文意

  2检查情况:翻译复述一人读一人译合作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

  3评价王子猷:王子猷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物吗?思考、讨论

  4组织交流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5创设问题情境:文章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弦既不调”说明了什么?交流

  教学反思

  第九——十一学时:写作

  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在写作前编列作文提纲,学会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第九学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组织学生自学学生自学《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2。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一些课文,让学生尝试编列出提纲回顾所学文章,在回顾中进一步体会如何安排好文章的结构

  3。写作指导,随机点评学生口头设想口头设想练习一、评价他人口头设想

  第十学时: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明确本次自由作文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

  2组织学生自改自己修改

  课后学习:自改作文,也可请他人帮忙修改

  第十一学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内交流,互改

  2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3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第十二学时:口语交际——一姿一容总关情

  学习目标:学习在口语交际中利用表情、身姿、手势、目光等非语言因素传递信息,学会观察他人的身体语言,掌握他人心理,从而更好地与人交流、沟通。

  课前学习:搜集运用身体语言成功说服别人的例子。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布置学生自学短文《一姿一容总关情》自主学习,圈划重点

  2请学生交流成功劝说的事例学生讲述事例、听取他人发言

  3布置结合短文进行思考:怎样成功运用身体语言进行劝说思考、发言、交流

  4创设情境(练习A、B)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劝说他人,推荐优秀者在全班交流

  5总结成功劝说的经验全班交流

  第十三学时:单元专题交流

  学习目标:介绍各组的活动过程、交流各组的活动成果、谈谈活动的体验与收获,在专题交流中进一步体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师生互动评价。

  课堂学习:

  总结方面获得收益存在问题

  (1)课堂发言的情况。

  (2)完成作业的情况。

  (3)参与活动的情况。

  (4)学习兴趣的增强。

  (5)学习能力的提高。

  (6)情感态度的升华。

  (7)对老师建议、评价

  课后学习:自我评价单元收获,完成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