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二、 教学目标

  1、能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

  3、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4、能以《我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说、写一段话。

  5、感受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激发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说写一段话。

四、  设计思路及理念

  1、根据课文特点和教学目标,本课教学可以这样安排:在检查预习、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导入新课之后,首先应认真地通读几遍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初步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容;然后,讨论理清课文思路,把课文分为三部分,逐一引导学生精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学习影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精读“卖火柴、擦火柴、街头冻死”内容的时候,我的教学设计努力贯穿这一教学理念。

  精读“卖火柴”这部分,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再结合具体语句、段落相互交流感受,重点认识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对小女孩现实生活感受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对下文种种幻象和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深度。因此,这一部分一定要搞扎实,为精读重点部分打好基础。

  精读“擦火柴”这部分,应先整体默读这一部分,启发学生发现小女孩做得最多的一个动作是“擦”,围绕“擦火柴”让学生自己质疑:小女孩共擦燃几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她为什么接连不断地擦燃火柴?结果又怎样?整体把握幻觉与现实的关系。再以第一次擦燃火柴为例指导精读,读出小女孩敢擦燃火柴的勇气,读出火柴光焰的奇异,读出小女孩面对美丽温暖的大火炉那喜悦舒服的感觉,读出火柴光亮熄灭回到现实的冷酷无情。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讨论:她为什么会在火柴的光亮中看见大火炉?使学生感悟,因为小女孩太冷,自然企盼大火炉出现,美妙的幻象与冷酷的现实鲜明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小女孩的寒冷。使学生领悟作者的想象描写完全基于现实,十分合理。第二、三、四、五次擦燃火柴的内容让学生仿照这一段的读法自主选择内容,合作学习完成。精读“冻死街头”这部分,先让学生自己认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学生很可能提出:小女孩冻死了,为什么嘴上还带着微笑?“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甚至学生还可能问:小女孩冻死了,为什么人们只是淡淡地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这些问题都与前文的内容有关,特别是后两个问题涉及到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对全篇主旨的理解,应该组织学生联系前文深入讨论,然后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注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同情。

  3、关注阅读理解的个性化,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尤其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不拘泥于唯一答案,只要学生讲得合情合理即可。尽量给学生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读、说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或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自己选择读、说的内容、形式。全班交流时,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独立体验。

  4、放飞想象,超越课本,读写结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让学生放飞想象:如果小女孩继续擦燃火柴的话,她还会擦出些什么呢?同时将小女孩的幻想与我们的幻想进行对比,面对这样一个饱受饥寒又孤苦伶仃的小女孩你最想对她说什么?以及整篇课文学习完后的练笔“我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目的都是让学生能超越文本,读写结合,提高语文素养,并为达成体会中心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