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第5册教学设计范文(5)

时间:2021-08-31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纸盒、彩纸、彩泥、剪刀、胶水、彩笔

  (教师)纸盒、彩纸、剪刀、胶水、彩笔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

  提问:用折剪纸的方法表示各种树的外形特征是个好方法。想一想,还能用其他的表示方法吗?

  2.分组讨论并创作:用不同的资料表示各种外形的树。

  3.汇报展示,相互交流。

  4.小结:用折、剪、捏、拼等方法,可以将卡纸、彩泥等资料,塑造成各种各样的树。

  5.讨论家园建筑的表示方法。

  6.同学创作: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纸盒、卡纸的交叉组合,设计制作“小小家园”、“小小社区”,并用各种资料的“树”进行绿化。

  7.展示评价。

  展示同学作品,师生一起评价。

  教后小记:

第4课 立体造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立体造型的基本要素,感受立体构成的美感。

  2.在学习中知道平面的纸材可以通过折卷、粘贴等方法构成立体形状,进行纸立体构成练习。

  3.进一步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对立体造型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纸的立体造型方法。

  难点:使纸立体造型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各种色卡纸、挂历纸、瓦楞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师)课件、示范用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激趣。

  (1)教师用课件展示各种形式的(包括写实的和笼统的)城市雕塑。

  (2)同学交流欣赏体会,获得对雕塑的感性认识。

  (3)教师小结:雕塑是一种立体造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很大,好的雕塑可以让城市增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立体造型》。(板书课题)

  2.了解感知。

  (1) 教师课件展示笼统雕塑作品。

  (2) 同学欣赏讨论:作品表示了什么主题?用了什么资料?运用了哪些技法?

  (3)教师小结:笼统雕塑运用了线、板、管等资料通过卷折、组合、粘贴技法进行表示。这种将形态要素依照一定的法则发明出实际占据三维空间的立体形态的造物活动我们叫做立体造型。立体造型有线、面、块等多种形式。

  3.欣赏研究。

  (1)小组内欣赏交流:教材中的立体造型作品是如何构成的?

  (2)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平面的纸材构成立体形状?

  (3)教师适当示范纸圈、纸管和纸块面的制作。

  4.尝试练习。

  请同学试着将平面的纸材变成立体形状,比一比谁变出的形体多。

  5.交流评价。

  褒扬纸立体形状做得又多又好的同学;集体讨论,解决制作中碰到的具体问题。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各种色卡纸、挂历纸、瓦楞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师)课件、示范用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1.欣赏感受。

  教师出示各种纸立体造型作品,同学欣赏感受其魅力。

  2.自主探究。

  教师将纸立体造型作品发放到各小组,请同学分解并再重新组合,理解构成的形式和规律。

  3.提示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