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灯祭》优秀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初步理解灯祭含义。

  1、学生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1)了解文章主要写了哪写内容,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引导学生感知父亲在世时和父亲去世后两个不同的场景)

  (2)作者的情感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幸福、快乐思念、悲伤)

  2、通过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理解灯祭的含义。

  (让学生了解:灯祭实际上是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缅怀。)

四、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感受到了作者在父亲去世前后不同的心境,更体会到了我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与缅怀。

第二课时

一、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你对题目灯祭有什么样的理解?(指名说)

  师:对,作者围绕灯分别描写了父亲在世时和父亲去世后两个不同的场景,抒发了作者不同的心情,下面我们就一起走入作者清幽、隽永、伤感的文字,一起来深入感悟。

二、自读感悟。

  1.提出中心问题:默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灯的描写,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到了我对父亲的爱,找出你感受最深的部分,深入感悟、品读,说出你的感受。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三、小组交流。

四、全班交流。

  1.第三自然段:

  生1:我从总要称心如意这两个词感受到了父亲对孩子的爱,父亲尽自己的努力满足孩子的要求。

  生2:我从没有月亮的除夕里,这盏灯就是月亮了。看出父亲送我的灯是多么重要,在我的心中父亲的灯是那么光明美好。

  生3:通过对除夕夜游的描写,我感受到作者心满意足、得意、快乐的心情。

  师:从那些词句可以看出来呢?

  生3: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心满意足。

  师:别人会怎么夸?我心里怎么想?

  生:

  师小结: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的动作、心理描写,详细的描述了提灯过年的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细节描写的作用,我们在写作文时注意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