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窃读记》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教材分析

  本篇文章,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学生时期由于贫穷而买不起自己喜欢的书,只能偷偷地到书店中看书遭到书店老板的斥责,而后又得到一位素不相识的店员帮助,至今还心存感激的一件事。

  文章主题非常明确,那便是因得到素不相识的人的帮助而心存感激。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都会有不同的人在帮助我们,以后也会如此,让学生懂得了这一点,并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感受,就会对他们的心灵产生影响,传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文章的一大特点便是语言极为纯净、生动。要让学生感受到并非易事,除了找出

  生动的用词之外,更需要老师的范读功力和指导学生反复品味的过程。

  教学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3.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抓住课题“窃读”一词,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