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口袋游戏教学设计(4)

时间:2021-08-31

四、课外游戏活动,延伸时间和空间。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还指出“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

  陶行知先生也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处处皆科学,即使是学生经常玩的游戏,也渗透着许多科学。

  “玩”科学小游戏有“踩影子游戏”“手影游戏”“磁铁游戏”等,这些小游戏都是常见的,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再如: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滑轮组》中的“有趣的游戏”。

篇二:科学课口袋游戏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学生在学习《我的手》这一课之前,通过观察植物、动物,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如看、摸、闻等等方法。但观察的内容基本还是物体外在的比较显而易见的特点,而且根据课堂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观察静止的物体兴趣不是很高。《我的手》这一课不仅只是让学生观察手的外形,还让学生推测手这样灵活与什么有关,观察活动已不仅只停留于物体的外在形态,已由表及里与学生的思维训练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了。基于上述原因,我在设计这一堂课时,就主要从孩子爱玩的特点出发,通过做剪刀、石头、布游戏活动先激发起孩子探究的兴趣,再引导孩子进行观察自己的手的结构,最后让他们自主地选择多种方法体验手的灵活性与什么有关。整堂课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玩中体验、玩中交流、玩中探究”。

教学任务分析:

  《我的手》一课是三年级上册《我们自己》这单元中的一部分。这一课是在“观察我们的身体”及“我们在生长”等整体观察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从整体到局部的较深入的观察。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讨论手的用途,体验手的灵活性主要与手的结构及手指关节处皮肤上的皱褶有关,认识手的感觉方面的功能,训练学生手的感觉等几个活动构成。其中体验手的灵活性与手的结构、手指上的皱褶有关,这个活动设计比较符合孩子的探究心理。教材的设计意图旨在通过引导孩子亲历观察探究活动,激发他们对平时司空见惯的自己的身体产生认识研究的兴趣,产生珍爱生命,珍惜健康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