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一、教学目的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和写字。

  难点:分辨八和入。

三、教学方法

  比较记忆法、以读代讲法

四、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音乐磁带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课

  1、谈话:前面我们学了汉语拼音。今天开始我们就要乘着汉语拼音的快车到汉字王国去找汉字做朋友,有了汉字朋友,我们就能看书、读报、学到更多的知识。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

  3、学生读课题,解释里。(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相当于绕着我们学校的围墙走大约一圈.)

  4、《一去二三里》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本,听老师读课文。

二、讲授新课

  ㈠、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你们想不想也把课文读一遍呢?生练读,师正音。(重点强调一和亭的读音。)(一的本音读yī,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本课读二声。)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名读。

  ㈡、看图说话

  1、谈话:我们不仅要会读儿歌,而且还要读懂它,知道它讲了什么意思。

  2、(出示挂图)图上画着谁?(两个小朋友)这两个小朋友在路上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从远处往近处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比较多,我们一部分一部分地看。先看最远处。)

  3、最远处有几座亭子。什么是亭子呢?

  4、出示挂图:亭台

  这就是亭台,也叫亭子。你在哪儿看到过亭子吗?它有什么用?(亭子是盖在路边或山上让人们休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有顶,没有墙。)

  5、书上哪一句诗是描写这些亭子的呢?----生齐读:亭台六七座。

  6、再往近一点画着什么呢?(一树盛开的花。)

  7、几树红花点缀着村庄,使村庄变得更美了,哪句诗是描写图中的花的?---(生齐读)八九十枝花。

  8、你从近处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一个小村庄)

  那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候?(吃饭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家家房顶上都飘着做饭时冒出的烟。)

  9、是呀,煮饭的炊烟绕着整个村子,所以诗人就把村子称为烟村。

  10、这个村子离两个小朋友远不远呢?(不远)所以诗人说---(生齐读)一去二三里。

  11、一路走去,在不远处有个小村庄,四五户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这就是书上说的----(生齐读)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12、多美的山村呀!村民居住的房子被炊烟缭绕着,简直就象在神话中,那六七座亭台又为村庄增添了几分秀丽。远处还有粉红的桃花。粉红的桃花点缀在村庄中,使小村庄变得更美了!

  ㈢、生练读

  1你觉得这样的景色怎么样?(美)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你自己亲眼看到了这幅美景。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感觉?你心里会怎么想?你的心情怎么样?(轻松、喜悦)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美美的读一读这首诗。

  2、师范读,学生感悟读法。

  3、学生自己练读。

  4、指名读,集体评价。

  5、教师与学生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

  ㈣、自学生字

  1、谈话:同学们读得都不错。下面老师请同学们看一幅画。

  2、出示课文插图2。图上画的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每一位小队员衣服上的号码都对应我们今天学的一个生字。)下面请同学们拿起铅笔把课文再读一遍,一边读,一边用铅笔把生字画出来。(对照板书)

  3、自己读生字,读准确后,再把它读给同桌听。

  ㈤、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谈话:我们自己学了生字,也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十个生字是表示数字的汉字。下面,老师要让同学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看看同学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他们。

  3、做游戏: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