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潮》教学设计范文(2)

时间:2021-08-31

第三板块:沉入文本,品析“语言美”感悟“花潮美”

  1、交流研读句子:

  向高处看去,隔着密密层层的绿荫,只见一片红云望不到边际。

  1)、这句话能体现花如潮吗?你们能不能一读就告诉我这花如潮的。

  (你感觉我听出来了吗?我怎么听不出那是一片红云,倒像个姑娘拿着红丝巾在头上恍来恍去的!)

  2)、再读。有点味道了,除“一片”与“望不到”,“密密层层”也应该是重点词。

  3)、啊~一片红云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板书:一片红云不着边。)呈现红云般的花图片。

  5)、让我们再次陶醉于这一片美丽、神奇的红云当中吧,齐读!

  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

  1)、这句话你理解吗?说说你的理解?

  2)、有风花在动,可偏偏这个时候那风却停了,花又为何而动呢?

  3)、联系生活:

  (花香触动了繁花。)花香自有蝶飞来……

  (花美因来游人,触动了花枝。)

  (花美,陶醉了看花的人,看花了眼。)繁花似锦、漫天锦绣醉人心啊!

  (花生命力,向外生长……)、你的想法很胆大,也很合理!

  4)、联系上文:你很会学习,能够联系你的生活去学习,如果你能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句子,那样你的理解会更深,更透!你们觉得哪个句子也可以说明无风花也在动呢?

  在阳光照射下,每一朵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

  1)、说体会

  2)、你们也是体会这句话吗?既然一样我们就不再体会了。把它读好来,好吗?

  3)、谈谈应该怎么读?(句子语调应该越读越高,特别是“多少”与“翻腾”这两个词要强调出来,还应该要读出句子的气势来。)

  4)、指名读:他读得怎么样?(浪不够高,不够有气势!)——(谁能读得有气势一些呢?)指名读——你觉得谁读得比你好——评价(你读得不仅是字正腔圆、而且读得是入情入境。)——指原学生读(你是柔中带钢、钢中带柔。)

  5)、设情景:表扬读——我们这大礼堂大概有几米高?(7、8米)可你知道吗,有时候波浪翻腾就有十几米甚至几十米那么高啊!这样不计其数、千千万万海浪翻腾,这样的大海是怎样的大海啊?(波涛汹涌、惊涛骇浪、气势磅礴、排山倒海、翻天覆地、山蹦地裂)!是呀!这样的大海是排山倒海的、是翻天覆地的、更是气势磅礴的呀!

  6)、指原来学生读,并鼓励读。(如果他这次读得更好我们给他掌声,好吗?)

  7)、齐读(正因为,作者看到如此美丽的海棠,怪不得会产生了奇妙的联想,这样的句子取个名字就叫联想句。联想句往往由“好象、仿佛、犹如”之类的词引出来的。)

  你越看得出神,你就越感到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四面八方伸张,好像有一种生命力在不断扩展。

  1)、谈体会(伸张、扩张)

  2)、指名读

  3)、闭上眼睛,你可以感受到什么?(你对语言感受能力很强。)(感受到所以的树都在——长、所有的花都在——开!这何止是花在开,树在长呀,这分明是一种生命在——流淌、跃动、流露、涌动啊!)

  4)、让我们再次感受这生机勃勃的海棠吧!齐读!

  每棵树都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朵花都在微风中,显示着自己的喜悦。

  1)、这句话有个词值得品一品范写,并找近义词:显示

  2)、炫耀:你有炫耀过自己的时候吗?当时你的感受是什么?可是这树这花也在炫耀,它们在炫耀什么?(花开得旺盛,开得美用课文中一个词就是“鼎盛”板书学习“鼎盛”一词)

  3)、能不能带着这种自豪而又喜悦的心情来读这句话?

  4)、指名读。

  5)、想不想去看看这样的海棠花?做好迎接准备,我们隆重请出海棠(展示海棠)

  6)、看了这海棠花,你有什么感受啊?

  7)、让我们再次带着这份感动、带着这份赞叹一起读吧!(我们看看一个句子,由于我们体会的角度不一样,读出的味道也不尽相同,所以读书,就应该多角度地、有创意地读啊!)

  谁知道呢,也许是花下的人语声,也许是花丛中蜜蜂的嗡嗡声,也许什么地方有黄莺的歌声,还有什么地方送来看花人的琴声、歌声、笑声……这一切交织在一起,犹如午夜的潮声。

  1)、有潮水必有潮声,何为潮声呢?

  2)、你很会读书,省略号都给你读懂了。

  3)、这么多的声音可能连这黑板都写不下了,老师也给你们这么家伙累坏了。用个词来形容吧。(一切!)

  4)、对!这种景象,这种潮声,交织在潮声中……第四板块:追朔本原,捕捉方法,联想句式练笔。

  1、我们欣赏了花儿静静地绽放;聆听花儿的窃窃私语;更领略到了花儿勃勃向上的生机!让我们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对海棠的理解、喜爱与赞赏吧!进行串读。(串读有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激动轮流读。)

  2、多美的散文啊!作者能把花写得如此美丽,是因为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联想与见闻结合的方法,才这样精彩。亲爱的同学,拿出你的笔,把你平时留在脑海里最美的一幕,运用联想与见闻结合把它写下来,也让我们感受到它那不同凡响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