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学习目标】

  1、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的三种自然现象,并初步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习重点】

  1、了解下雨前的三种现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初步了解产生这些自然现象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板书课题:

  比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的区别:

  师故意将课题写成“下雨了”,生举手纠错。

  师:哦,少了一个字,没关系,因为意思都差不多。

  生:不对,少了一个字意思就不一样了。

  师:怎么不一样?

  生答。

  师:真会动脑筋!语言就是这么奇妙,有时候少一个字或多一个字,意思就完全不同了。所以小朋友在平时的说话写话中一定要动脑筋想一想,尽量选择合适的词句把你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表达准确。

  2、复习旧知:

  课文提到了哪些小动物?

  (板书:贴动物图片)

  二、自读,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动物在下雨前都有什么和平时不一样的表现。

  2、生汇报。

  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过渡语:

  课文中不仅有生动的语言,还有精美的图画呢。数一数,共有几幅图?(四幅)这些插图可不管是让小朋友们看的,它们是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咱们先看第一幅图。

  1、出示第一幅图,指导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