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只松鼠》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1.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抓文中关键词句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父女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 (出示松鼠图片或播放相关录像)孩子们,这是什么?你喜欢它吗?关于它,你知道些什么呢?(激起孩子们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人与松鼠的文章,他们之间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揭示课题。)

  二、默读课文,感知大意

  1. 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出生字新词。

  2.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学生能相互帮助解决的教师不再细讲,不理解的随文学习。

  3.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 学习逮松鼠这一部分(1~3段)。

  (1)引导学生朗读第3段。

  (2)勾画出描写松鼠的语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勾画出描写父亲逮松鼠的词句,请学生演示相关动作,谈谈自己的感受。

  (4)出示待我再去抓时,它们又灵巧地逃之夭夭一句,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5)想一想:父亲为什么心里异常高兴?讨论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6)指导朗读第3段,读出小松鼠的机敏和父亲的吃力。

  2. 学习放松鼠这一部分(4~7段)。

  (1)默读第4、第5、第6段,标出描写小松鼠神情、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2)组织讨论,理解重点句子:但我突然看到了它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采用转换角色的思考方法,大胆猜测小松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3)标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词句,体会父亲复杂的心情。

  (4)小小辩论会:你认为父亲的做法对吗?在辩论中理解重点句子最后,我咬咬牙,把它放了,感受父亲战胜自我的高尚情操。

  (5)请学生选择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3. 学习惦记松鼠这一部分(第8、第9段)。

  (1)联系上下文理解得意忘形、饱含深情的意思和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女儿饱含深情的问话,在朗读中感受女儿纯洁美好的心灵。

  (3)读课文最后一个段,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看法。

  (4)你想对文中的父女俩说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