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五年级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走进生活进行新课】

活动一:关注社会。

  问题1.身边哪些事情能让你感受到“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说明这是谁为谁着想?

  学生活动:列举身边体现换位思考的事例。

  课件展示:我们身边的“换位思考”。

  ①公交车爱心专座、到站提醒:乘客朋友们,××站就要到了,下车的乘客请您做好准备。下车后请走人行道,过马路请走人行横道;②饭店卫生间门口“小心地滑”的警示标牌;③河提上的警示标志:此处水深,请勿游泳;④肯德基一高一低的洗漱台;⑤新华书店的温馨提示:亲爱的顾客朋友们,在您看书的同时请您照看好自己的财物,祝您在新华书店购书愉快!⑥公园里的无障碍通道;⑦人行道上的“盲道”

  问题2.听到或者看到以上的这些设施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结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教师小结:可见换位思考充满着浓浓的关爱,能让我们感到他人的善意,感到社会的温暖,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活动二:留意生活。

  苏小东从小身材较胖,(教案 ) 身高也不高,于是同学们给他取了个绰号——小冬瓜。

  问题1:同学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经历?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实际生活,说说由于他人不恰当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不便、尴尬甚至伤害。

  教师引导:同学可能在生活中多多少少会被人恶搞。比如:你的名字被人用侮辱性的语言写在课桌上;由于身材、外貌和某些特征被同学们取了绰号;被故意悄悄躲在楼梯口的同学吓了一大跳;你原本结实的座椅,被值日生偷偷换成松动的椅子了;辛辛苦苦整理出来的复习资料不翼而飞……

  学生活动:回忆体验当时的心境。

  教师总结:显然,他人的上述行为都会给你带来不悦。而这些现象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有些同学只图自己的一时之快,或许没有恶意,但却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也就是没有做到换位思考。在我们口诛笔伐他们之前,我们先想想下面这个问题:你有没有对别人做过类似的事情?应不应该那样做?为什么?

  学生活动:反思自己生活细节,得出结论,说明理由。

  教师小结:可见,如果我们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换位思考,就是要做到自己不喜欢的事儿,就不要强加到别人的身上。这就是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