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1、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正确的表象。教材还特别安排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比较,以免混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部分内容很重要,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积计算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里教材内容包括单位间进率和简单的换算,学好这个内容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每个面积单位大小的印象,而且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公顷、平方千米。这一内容主要是介绍教大的面积单位,它常用测量土地面积,我们有时称它为“地积单位”。认识这两个面积单位,对以后的生活、生产劳动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正确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解答,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增强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4、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正确的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单位的推导过程。

教学关键:

  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第三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77~78页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自学反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二、教师点拨,领悟方法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2、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种: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指导:长方形的长摆了5排,说明是5厘米;宽摆了3排,说明是3厘米,那么,面积15平方厘米等于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课件出示:例2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三、知识的迁移

  教师借此机会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我们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请你估计一下,再算一算。新课标第一网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2、完成课本第78做一做。

  3、完成课本第79页1、2、3、4题。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等与长乘宽,正方形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应该注意的是计算面积单位一定要用面积单位,不要与长度单位混淆。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自己动手摆、动脑想和动口说等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若干、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自制1号2号长方形学习卡片、报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我想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你能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2)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3)说一说黑板的面积、操场的面积、书本封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明确不同的面积单位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二、情境导入

  1、为学生提供一张报纸,想办法测量这张报纸的面积。

  师:这是一张报纸,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

  你知道这张报纸的面积吗?估一估

  生1:大约有1000平方厘米。

  生2:大约是几十平方分米。

  生3:大约是1平方米。

  师:究竟面积有多大?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的办法量出来。在量的时候应选择什么样的面积单位最合适?为什么?(平方分米)

  生交流选择平方分米的原因。

  师:小组合作,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测量出他的面积。

  学生小组研究测量的方法并动手摆一摆。

  汇报展示各组的测量情况。

  小组1:

  小组2:

  师:怎么回事?为什么要用5乘4?

  生:因为一行能摆5个,可以摆4行。横着数这一行刚好5个,竖着数这一列刚好4个。这就表示有4个5、

  师:同意吗?(学生赞同)鼓励采用这种方法。看来,不用全摆满,只摆1行1列也能知道报纸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明白只需要摆一行,摆一列,然后用行数和列数相乘即可以得出所需的正方形的个数,从而得出测量的物体表面的面积。

  2、即时练习:用这种方法测量一下课桌的面积。

三、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拿出1号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应该用什么面积单位测量?不用尺子你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吗?

  学生开始自主探究。

  交流汇报:

  生1:每行摆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1行。每列摆3个1厘米的正方形,摆1列。就是说:有3个5,用乘法:3乘5,得15平方厘米。

  生2:我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因为横着摆了5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

  生3:我发现这个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

  生4:我明白了,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用长和宽相乘就行了。

  生5:原来只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算出它的面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宽之间的关系。

  (2)拿出2号长方形(长7厘米,宽4厘米)。

  师:用刚才大家想出的办法,算出2号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注意单位。

  (3)交流总结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适机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探索正方形的面积

  出示长6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它的面积。

  生:6×5=30(平方分米)

  电脑演示将上面的长方形的长变为5厘米,此时的长方形变成了什么图形?

  生:正方形。

  师: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生:5×5=25(平方分米)

  师: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注意观察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生: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会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长方形的长变化后(长和宽相等)的面积,从而让学生发现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长和宽就成了正方形的边长,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

  1、课本66页第(3)题。生板演后集体订正。

  2、解决问题,出示:学校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篮球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用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检测本节课新授知识的学习效果。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