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1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四”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使学生能用具体生动的故事打动他人,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素养;以多维互动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交际;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学生能写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和父母在一起的、能勾起回忆的照片或一些小物件。

  2.学生制作一张感恩卡。

  3.教师制作相关幻灯片。

  4.教师准备音乐作品《妈妈的吻》《让爱住我家》《感恩的心》。

  5.邀请家长共同参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境,揭示话题

  1.激情导入:同学们,电视中曾经播放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边播放幻灯片,边讲解)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水,给他的妈妈洗脚。还有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讲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患病的父亲去上学。

  2.交流感受:说说听了这两则故事的感受。

  3.谈话揭题: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父母为我们付出辛苦,我们也要为他们做点什么。这叫什么?对!这叫用实际行动感恩。我们这节口语交际课谈论的话题,就是讲感恩的故事(板书)──讲述自己爱父母的故事。

  二、多维互动,感受真情

  1.小组互动。在小组里讲印象最深的、难忘的事给同学听。

  2.班级交流。指定学生用比较清晰的、充满感情的语言,讲述自己爱父母的故事,要求说清楚、说具体,让听的人被你的真情打动。

  3.多维互动。

  (1)作为倾听者之一的学生,谈听了同学讲述之后的感动。

  (2)作为倾听者之一的父母,谈听了孩子讲述之后感动的原因。

  (3)作为倾听者之一的老师,谈听了学生与家长的讲述之后的感动。

  我被你们的真情打动了。一家人相互关心,相互呵护,相互帮助和理解,真是太好了。从我们呱呱坠地到哺育我们长大,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我们才能健康、幸福地成长!我们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他们!现在我们的父母就在我们中间,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首深情的歌──《妈妈的吻》。

  4.齐声合唱。师生随着音乐齐唱:“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

  5.小结谈话。同学们,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你付出的不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在父母劳累后送上一杯热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和一个小小的吻……这都是感恩的行动,感恩是需要你用心去体会的。下面,我们每个同学都走到自己父母的跟前,或送上你精心准备的小物件,或说上一句感恩的话……

  6.亲子互动。学生现场自由运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1)教师请出一位小主持人,请她主持“爱心碰碰撞”环节:请家长用一句话夸一夸“我心中的宝宝”;请孩子们说出自己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并向他们赠送自己精心制作的感恩卡。

  (2)情景剧表演:学生邀请父母一同表演《共进晚餐》。放学回家,看见下班的妈妈提了一袋子菜回家来……妈妈做了自己和爸爸都爱吃的菜……(教师相机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优美的旋律使整个课堂沉浸在一种浓浓的亲情之中)

  7.现场采访:小主持人在音乐声中,随机采访同学、家长和老师此时此刻的内心感受。

  三、从述到写,说写结合

  1.过渡谈话。面对这浓浓的真情,我真是感慨万千。学会感恩,应该是学会做人的一条最基本的标准。人自从有了生命的那天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人的一生得到过太多人的帮助,人生有太多需要感谢的人!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感恩,要学会感谢父母,要学会感谢社会,要学会感谢每一个帮助过我们的人。让我们时时胸怀一颗感恩的心。(教师随即播放《感恩的心》)

  2.简要提示。下面让我们从刚才的现场讲述和口头交流中选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至于是写亲身经历的事,还是写听到的看到的事,自己定。要求写真事,说内心话,感情要真实。

  3.开拓思路。小组学生充分交流,说说自己最想写什么。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启发,确定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把思路打开。

  4.自主习作。学生写感恩的故事,教师巡视。初稿写完以后,再认真自改。

  5.激励交流。把自己的作文与大家一起交流,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伙伴进行互改,找出习作中值得学习的语句,用波浪线画下来。

  6.推荐佳作。推荐优秀习作全班交流,并陈述推荐的理由,教师及时点评,引导学生借鉴别人的长处,重新修改自己的习作。

  7.二次作文。学生在自改过程中,再次经历习作的过程,在修改甚至是部分重写中完善自己的作文,享受二次作文的成功与愉悦。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结合生活小事所受到的启发,交流对自己有影响的座右铭。

  2、写下漫画上的内容,透过漫画想想带来的启示,揭示漫画的含义。继续练习修改习作文。

  3、能通过学习课文,结合生活中发生的事,理解作者感受,,通过生活小事获得启发,交流观察感受,让学会思考人生。

  4、积累关于意志品质的名言警句,并作适当拓展,让学生扩展积累更多的关于意志品质方面的名言警句,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5、积累成语,运用成语。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时间安排】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导入

  师:同学们,生活中时常有许多的事情发生,有些事会带给每个人很深的教育和启发,甚至影响终身。最近我在电视上看了一个栏目是《体验感情》,这期主要讲一位小学生长大以后寻找他启蒙老师──位长虎牙的下乡女教师,这位女教师带给了她的学生终生的影响,她的有些富有哲理的话时常萦绕在这个学生身上。今天,我们就针对生活小事带来的启发这个角度来进行口语交际。

  二、明确任务

  1、仔细回忆自己身边发生的对自己很有启发的事情,想想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2、通过这件事,给自己带来什么启发?

  三、在小组交流

  1、交流发生的对自己影响很深的往事。要求:注意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得到的启示说清楚。

  2、通过这件事得到的启示,试着写一写座右铭或者搜集一些名言警句,小组交流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为什么对自己启发大?

  3、态度自然,语言流畅,围绕中心有条理的交流。

  4、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四、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五、总结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总结:生活中往往有许多事,给人以激励或提醒自己或告诫自己,这些名言警句和座右铭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启发。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留心生活,细心体验,经常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这样我们的知识储备才会越来越多。

  六、延伸拓展

  1、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把自己的体会感受和父母同享。

  2、动手写一写,把给你启发最大的事写下来,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3、试着制作一本名言警句记录本,随时将对自己启发很大的名言警句收集整理,也可以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座右铭。跟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激发习作兴趣

  1、同学们,我们从一年级就开始看图些话了,对看图些话的作文并不陌生,可今天的看图作文却有所不同──看的是漫画。

  2、你看过漫画吗?说说你对漫画的理解。

  教师总结: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画面。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或事。

  二、指导观察漫画

  1、(出示漫画)这是漫画家吴孝三的一幅漫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结合漫画主题,看你是否明白画家的用意。

  2、小组讨论画家用意,明确作者对这件事的批评、讽刺态度。

  三、全班交流

  1、说说你对这副漫画的看法和想法。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去谈。如:可以批评那些乱扔垃圾的人的不道德行为,还可以说这两位学生保护环境的美德,也可以说他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让后来人自觉的讲文明。)

  2、如果你有更喜欢的漫画,也试着仔细观察后说一说。

  四、拟定题目,构思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五、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提醒学生注意:

  1、内容符合图意。

  2、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表达清楚。

  3、语句通顺。

  4、题目新颖。

  六、习作评讲

  1、小组推荐佳作。

  2、全班交流。

  3、阅读下水作文《文明—只差一步》。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⑴ 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⑵ 是否把四幅图的内容写完整了,是否有自己的想法,漫画中的讽刺意义是否表达出来?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师:同学们,在这组单元学习过程中,每篇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课文都通过一些重点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感受,讲出了作者的启发。如《钓鱼的启示》中,作者写道在:“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⑴ 在小组内展示。

  ⑵ 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

  一、“日积月累”的教学

  1、导入:

  师:在上节课的口语交际学习后,大家一定收集整理出许多名言警句吧?谁来交流交流他喜欢的对自己启发很大的名言警句或者座右铭?

  指名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收集得真不错,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名言警句,想听吗?

  2、老师背名言警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师:大家喜欢吗?想不想学?咱们就一起学一学。

  3、学日积月累:

  学生初读这些名言警句。注意读准字音:

  ⑴ 指名读,及时正音,再自由读。

  ⑵ 了解这些名言警句的含义:

  师:你从这些名言警句中了解了什么?

  ⑶ 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重点交流发现:这些名言警句都隐含着克服困难需要顽强的意志力这一中心。

  4、练读:

  学生有熟练的朗读名言警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5、背诵: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名言警句。

  二、“成语故事”教学

  1、引入:

  师: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指名学生说一说。

  2、学习“水滴石穿”这个成语:

  ⑴ 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⑵ 指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

  ⑶ 了解寓意:

  师: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老师相机加以说明:“水滴石穿”这一个成语出自文中县令张乖崖的故事,是说他看见仓库管理小吏私自把一枚铜钱放入自己的口袋而严加询问,写出了“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批语。意思缺点错误虽小,但积累起来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后来也比喻做事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3、作业:

  背诵名言警句;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第五课时

  趣味语文

  一、词语盘点

  1、完成读读写写:

  ⑴ 复习导入:

  ① 读一读四单元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

  ② 导言:

  今天,我们再来读读一组很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它们一定能丰富每个同学的知识袋,让我们的行囊越来越饱满。

  ⑵ 自读词语,注意有些字的写法:

  ① 把成语读正确。

  ② 在课堂作业本上写一写这些词语。

  ③ 说说你还喜欢哪些类似于这样的词语。

  总结:优美的词汇让人的大脑睿智,让人的知识更丰富,有兴趣的话,按课分类收集,你会体会到很有乐趣的。

  2、读读记记:

  师:有些词语,我们不仅需要读正确流利,还需要积累在脑海里,随时用在生活中。那么,请你们打开大脑里的记忆仓库,让这些词语都一一装入仓库里永存吧!

  ⑴ 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熟。

  ⑵ 边读边想每个词语的意思。

  ⑶ 同桌对读。

  ⑷ 开火车读:

  男女生赛读。

  ⑸ 全班交流你理解了那些词语,最喜欢的词语是什么?

  ⑹ 练习背诵这些词语。

  ⑺ 听写词语。

  ⑻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进行了词语盘点,对本单元的词语再一次整理复习,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恶学习中经常注意积累词语,这样自主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⑼ 布置作业:

  ① 抄写读读写写,背诵并听写读读记记。

  ② 试着收集整理课外阅读文章里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