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关于《化石吟》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化石吟》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化石吟》的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叹服、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

  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能力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2.学习快速默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

  德育目标:培养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三、教学难点: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联想想像法。

  3.讨论点拨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每当走进自然博物馆,面对复原的古生物时,思绪总会把我们带进曾留下生命痕迹的远古洪荒。冰冷的化石却是昨日生命信息的演绎,叙说着亿万年前那奇幻的神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化石吟》。

二、解题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科学诗是以诗的形式写科学内容,全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三、畅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朗读,勾画并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教师感情饱满地范读全诗,学生感受其中对自然高妙的赞叹和节奏韵律之美。

  3.学生自由诵读,结合生物学知识理解诗歌内容。

  思考:(1)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诗人是怎样打开读者思维闸门的?

  (2)体会第3节中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在行文中的作用。

  (3)摘录出诗中4、6两节的比喻句各一例。

  (4)第3节中的你具体指代什么?能否改成他,为什么?

  (5)化石重视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6)全诗七节的思路层次是怎样安排的,请简要概括。

  4.学生集体诵读全诗,读出对自然高妙的赞叹。

四、探究研讨

  1.指名学生诵读第1节,思考:诗歌以四个问句开篇却并未作答,但已暗含了生物进化的历程,诗行中提到的几个最早的生物依次指什么?请结合你所搜集到的生物学知识,谈谈有关生物进化的话题。

  明确:依次指无颌鱼类、鸟类的祖先,两栖类的祖先和被子植物。

  2.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安排结构有什么特点。

  提示: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

  3.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诗句会引发你作何感想,请就你搜集到的资料给大家讲讲有关恐龙和猛犸的情况。

  4.化石的故事令人神往、惊讶,阅读全诗请选择一种化石,合理想像,写一段故事,体裁不限。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略。

  《化石吟》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叹服、海枯石烂”等词语。

  2.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生物进化探究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教学难点

  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揣摩品味语句,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或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知诗歌大意。设疑探究,调动想像力,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首尾呼应的结构美。

教学过程

一、导课、解题

  (导语)同学们,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相继灭绝,但他们的生命信息被化石保存了下来。当我们面对这些化石,思绪总会把我们带进曾留下生命痕迹的远古洪荒。它们似乎在向我们叙说着亿万年前那奇幻的神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化石吟》。(板题,放投影理解化石意思。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科学诗是以诗的形式写科学内容,全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朗读,勾画并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guǒ()藏骸()骨潜()行

  躯壳()猛犸()

  (2)根据释义说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①称赞而且佩服。()

  ②形容经历的时间极长。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③(草木)青翠茂盛。()

  ④奇异而虚幻。()

  (3)回忆课文,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的神话()的真理()的骸骨

  ()的密码()的魔法师()的雕刻家

  2.听朗读录音,学生感受其中对自然高妙的赞叹和节奏韵律之美。

  1听了录音后你有什么感受?请说一说。

  2仿照录音学读课文。

  提示: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全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并且以第二人称来称呼化石,亲切自然。诵读中要仔细体会语气语调的变化。

三、理解诗歌内容。

  (1)小组合作完成:诗中的哪几节是诗人对化石的吟咏?分别吟咏了哪些方面(即化石说了哪些话)?

  (2)诗的第2节与结尾有什么关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口答)

  (3)化石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展开想象具体描述。

四、品味、积累(任选一句说明喜欢的理由并做好积累)

  1、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2、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3、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研读诗文,你还有哪些喜欢的句子或有哪些思考和体验提出来,共同分享。

五、课堂练习分组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

  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诗人张锋饱含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遐思之余,我想,如何尽可能地去保护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而不是让后世的人们在博物馆去慨叹、遐思,这更多地需要全人类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七、课外作业

  收集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或卡片办一期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