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由于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是孩子们第一接触,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下面给大家分享《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欢迎借鉴!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数学思考:了解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有不同的口算方法。

  3、问题解决: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

  4、情感态度: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计算内容、不同的计算方法之间是有联系的。

教学准备:情境图、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流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过许多加法知识,你能写出两个数相加的例子吗?谁想先上来试一试?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识的把式子分成三类,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并及时鼓励。

  (1)一位数加一位数的;

  4+9=5+7=

  3+7=8+4=

  (2)整十数加整十数的;

  40+30=50+20=

  10+20=40+20=

  (3)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

  45+3=54+2=

  15+4=26+3=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大家说得真好,为了奖励大家,今天,黄老师带你们去一年一班开联欢会的现场参观,你们高兴吗?那咱们一起出发吧!

  2.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5页例2的情境图。

  (1)瞧!联欢会就要开始了,班长和副班长为参加联欢会的同学准备了一些纯净水,他们班一共有36人,每人一瓶够吗?

  (2)先让学生根据观察估计一下,够不够每人一瓶,再指出:要想知道每人一瓶够不够,我们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进而明确要解决一共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3)引导学生列出式子:24+9,让学生观察算式24+9和24+5的不同。

  (4)揭示课题:24+9这样式子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加法,板书课题。

  3.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24+9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请同学们分小组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瓶摆一摆、想一想,看谁的动作最快!

  (2)组织小组讨论计算方法,把你的摆法在小组内说一说,选出能代表你这一组的计算方法。学生动手操作,为理解算理提供感性经验。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体现算法的多样化。请小组的代表上台介绍该组的计算方法。

  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如下:

  第一种情况:先在左边摆24根小棒,再在右边摆9根小棒。左边的4根和右边的6根合起来是10根,我把10根捆成一捆,30加3等以33。

  第二种情况:先在左边摆24根小棒,再在右边摆9根小棒。左边的1根和右边的9根合起来是10根,我把10根捆成一捆,23加10等以33。

  第三种情况:先在左边摆24根小棒,再在右边摆9根小棒。左边的4根和右边的9根合起来是13根,我把13根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3根,20加13等以33。

  (4)同学们,你们可真聪明,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使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是33根小棒。那谁能说一说我们到底怎样计算24+9呢?请几名学生讲。注意突出“进位”。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①24+6=3030+3=33

  ②1+9=1023+10=33

  ③4+9=1320+13=33

  (5)你喜欢哪些方法?同桌交流一下。

  接下来我们一起验证“36人,每人一瓶够不够分”的问题。

  “36人,每人一瓶够分吗?”(不够!36人每人一瓶需要36瓶矿泉水,而我们只有33瓶,所以不够分。)

  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摆小棒和小组讨论就能学会新的知识,长大了肯定能成为数学家!

  4.抽象概括,弄清算理。

  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的得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5.完善板书

  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时,需要向十位进1,这样的加法叫进位加法,完善板书。(补充“进位”两个字)

  三、专项练习,内化方法

  (一)专项练习,内化方法

  1.教学“做一做”第1题

  先圈一圈,再计算。

  多媒体出示书上图片

  27+4=()36+8=()

  先算()加()得()先算()加()得()

  再算()加()得()再算()加()得()

  学生圈后,追问圈画的意思,使学生对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的理解更清晰、更有条理。。

  2.课本65页做一做。

  (二)综合应用,提升能力

  1.练习十五第4题。多媒体出示图片,先让学生看图意,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2.练习十五第5题。让学一按上下两题一组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发现:上面一题材的计算正好与下面一题先算几加几完全相同。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请你回忆一下,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它与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加法的.区别是什么?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的是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可以用凑整法,把两位数凑成整数,也可以把两位数分解先用一位数加一位数,再用和去加整十数。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24+9=33(瓶)

  ①24+6=3030+3=33

  ②1+9=1023+10=33

  ③4+9=1320+13=33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2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4、75页(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经历进位加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进位加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和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受探寻口算方法的策略,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以及口算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思考、交流、倾听,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是吗?谁来出一道这样的口算题考考大家?板书:24+5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今天余老师和大家一起继续来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比比谁学得最棒。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一)教学“24+6”

  1、春天到了,我们小朋友都会去春游,今天,也有三个小朋友去游玩,看,他们在草地上数画片呢!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

  (2)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

  (3)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

  师:解决第(1)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如何列式?(板书:9+6=)

  师:第(2)(3)个问题如何列式?(板书:24+6=24+9=)

  问:这些算式,哪些是我们学过的?(9+6=15(张))

  24+6怎么算?

  自主学习要求:

  (1)先自己思考,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2)再和同桌说一说。

  生先摆后交流,指名生边摆边介绍。

  师:他先把几根和几根合在一起?这10根我们可以捆一捆,把它换成一捆小棒,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几捆小棒?也就是几根?(随机板书)

  3、如果我们没有小棒,你知道计算的时候要先算几加几,再算几加几吗?小组里面说一说。

  汇报。板书:4+6=10

  20+10=30

  (个答——互说——全班说——个答)

  先算几加几,再算几十加一十。

  (二)教学“24+9”

  大家真棒!那24+9怎么算呢?

  自主学习要求:

  (1)先自己思考,填一填。

  (2)再和同桌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个答——互说——全班说——个答)

  (三)对比提升

  比较前面学习的“24+5”与今天学习的“24+6”与“24+9”,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交流。

  小结:

  相同:都是先把个位数字相加,再用得数加上几十;

  不同:今天的学习的个位相加得数满十,向十位进一了。

  完善板书(“进位”)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一题

  让学生说说打算怎样填。学生独立填写。反馈学生作业、总结。

  2、想想做做第二题

  观察比较每一组题里的算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

  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数加一位数,再用得到的结果加上十位数。

  3、口算。

  计时完成,指名说说2--3题的口算过程。

  4、想想做做第四题

  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生独立列式解答。

  师:为什么用加法?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