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8-31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7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插叙的写法。

  2、精读品析,理解人物形象及情感。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精读品析,理解人物形象及情感。

【教学设计理念】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以主问题策略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教学模式】

  启导激趣──整体感知──精读感悟──拓展延伸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进程及内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观察及思考 启导激趣 互动提问。 听取;谈经历;初步感受。 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整体感知 提出主问题1:讲讲发生在“羚羊木雕”上的故事?

  巡视、指导、鼓励 速读课文;

  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每个小故事的内容;班上交流。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插叙的写作方法。(训练归纳能力和口头表述能力) 精读感悟 提出主问题2:

  我从什么地方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妈、爸、我、万芳……)

  巡视引导。

  评价激励。 分组小声朗读课文;圈点批注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评价人物;笔记;朗读展示(1、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 认识人物的描写方法;了解人物态度和性格;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拓展延伸 提出主问题3:

  假如你是文中的某一人物,请谈谈怎样做才能更好处理这件事情?

  点评、激励。

  归纳、总结。 独立思考。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亲情与友谊的关系,培养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我”被逼要回木雕

  “我”慷慨地送木雕 (插叙) 交流

  羚羊木雕 万芳和“我”换裤子(形影不离) 沟通

  “我”委屈地要回木雕 和谐

  =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教具准备】

  投影片、挂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挂图:

  这是一幅( )?学生答。

  板书:梅花

  2、喜欢梅花吗?你能说出描写梅花的诗句吗?

  3、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梅花的特点有( )。指名答。

  4、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梅花情有独钟,多少文人、画家赞颂梅花。今天,老师配合大家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

  板书:魂

  5、齐读课题《梅花魂》。

  二、探究本课学习思路

  1、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以同学们自学为主:

  投影出示:

  本课教学目标:

  1、自学为主,读懂课文,解决课后思考题。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用——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用~~~~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交流:

  哪些句子令你感动?为什么?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4、分小组讨论不理解的问题。

  三、讨论讲解重点问题

  1、小组汇报:

  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未解决?

  2、小组互助合作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并重点讲解以下问题:

  ⑴ 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投影出示)

  ⑵ 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联系?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 自由读开头、结尾。

  ② 指名说。

  ③ 齐读。

  ⑶ 课题中《梅花魂》的魂,在文中究竟指什么样的魂?

  ① 投影出示13节。

  ② 自由读。

  ③ 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④ 祖父保存梅花图,是为了( )?祖父爱梅花,就是( )。

  ⑤ 齐读。

  四、指导朗读

  1、选择喜欢的段落,用心用情地练读。

  2、自由读文,指名读(可范读)。

  3、指导读13节:

  ⑴ 读这段应注意什么?

  ⑵ 指名读。

  ⑶ 齐读。

  4、导读开头、结尾:

  ⑴ 学生说如何读。

  ⑵ 小组练读。

  ⑶ 指名读。

  ⑷ 齐读。

  五、总结本文思想内容

  六、布置作业

  1、读有关乡愁的文章。

  2、写摘录笔记或读后感。

  【板书设计】

  品格

  梅魂花 灵魂 爱国心

  骨气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一堂数量词的归类识字课。对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识字的方法和经验;所以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互教互学中学会本课的生字,发展语言想象等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我会认”的14个生字,会写本课“我会写”的六个生字。

  2.根据教材提供的数量词的用法,把身边的事物用数量词表达出来。

  3.感悟情境,展开想象,在叙述时,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4.用喜欢的方法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兴趣,对识字方法能归纳和总结。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语言能力并能对识字方法予以总结。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几个风景优美的地方玩儿,你们愿意吗?我们今天究竟要到哪些地方玩儿呢?秘密就藏在咱们语文书《识字6》中。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自主识字。

  想不想不用老师教,自己就把课文读会?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问同学,问老师,拼拼音)让我们打开书轻轻地读一遍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宝宝,多读两遍,咱们比一比,哪些小朋友读得又快又好。

  2检查初读。

  指名一人读一节,其他学生听。听是否读准了音。

  3.师生共同评议,对读错的生字进行纠正。

  三.创设情境,学习生字。

  1.学习第一节的6个生字。(海鸥滩军舰帆)

  A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

  B.学生说想象的画面。

  C.课件展示海边景色图。一边描述海边景色,相机展示带音节的词语。

  D.读带音节的词语。(自读小老师教读齐读)

  E.课件展示不带音节的词语。(学生自读小组赛读)

  F.课件展示不带音节的词语。(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

  2学习第二节的生字。(秧稻塘)

  A自读第二小节,边读边想画面,画出不懂的词语。

  B.学生汇报不理解的词语,相机展示课件理解“一畦一方”的意思,同时拓展一畦畦一方方的意思。

  C.课件展示带音节的“秧稻塘”三个生字。(自由读分组读齐读)

  D.课件展示不带音节的“秧稻塘”三个生字。{抢读}

  E.总结学习第一二节的学习方法。读课文——想画面——认生字

  3根据总结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三节。(学习生字“竿溪”)

  A小组自学。

  B.指名读第三小节,并说想到的画面。

  C.根据学生的想象相机出示本节情境图。

  D.课件展示带拼音的生字“竿溪”。(指名读抢读)

  E.课件展示不带音节的生字。(齐读)

  F用“小溪”说一句话。

  4用学习第三小节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第四小节。

  四巩固识字。

  A小组内学生用生字卡互考生字。

  B.小老师用生字卡考读全班学生。

  C.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从字的结构从识字方法等方面总结)

  五再读课文,感悟数量词。

  A指读课文。

  B全班分组对读,一组读一句。

  C师生对读。

  D全班拍手读。

  像同学们刚才读的“一只”、“一片”这样的词语,我们把它叫作“数量词”。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数量词,比如,“我是一位老师”中的“一位”,“这是一支粉笔”中的“一支”。请小朋友快快观察我们的教师,也可以想象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请你给它配上恰当的数量词.。同学们同桌为一组,我们也用数量词编一段课文。

  七指导书写。

  A教师范写“海竹”两个字,学生观察书空。

  B学生对写这两个字的建议。

  C学生练写。

  D同桌互相评议书写。

  八板书。

  识字6

  海滩农村

  公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