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8-31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集合7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课型:工艺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设计制作能力。

  2,掌握树叶贴画的方法技巧。

教学准备

  学具:(1)搜集并压平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树叶数十张。(2)16开色卡纸作底板、剪刀、胶水(双面胶)。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不同树叶不同造型的设计及制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难点

  在树叶贴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画面的设计及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情况)。

  (二)导人新课:

  1。树叶的形状,老师带你们到秋天的小树林里找树叶,比一比,看谁找到的树叶形状最多。(让学生畅所欲言,活跃课堂气氛)

  2, ,认识树叶的不同形状。教师:我们把常见的树叶概括成几种基本形体。同学们也动手找一找自己带来的树叶的不同形状。

  3。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n, bsp; 教师:自然界中,树木的种类繁多,树叶的形状各异:有心形、卵形、掌形、针形、扇形等,真是多彩多姿。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自然界各种各样的树叶为材料,拼制、粘贴成一幅漂亮的工艺美术作品。

  出示课题:树叶贴画。

  2.读画:出示课本范图,让学生初步认识树叶贴画。

  1。首先让学生说说画面的内容及构思。

  2,接着分析各种图形是由什么形状的树叶拼贴而成。

  3。最后注意画面的完整、构图的合理性。

  (二)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

  1,构思设汁画面,要求用各色、各形的树叶加以适当剪裁,让落叶变成有生命的小动物。从两条思路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画面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把构思设计好的主题,用铅笔先画出草稿,布局应注意均衡、大小适中、画面合理。

  3,选择与主题相应的树叶,有的还可以进行修剪加工。根据情况利用好树叶的背面及叶柄。

  4,拼摆,用胶水或双面胶粘贴在卡纸上,压平。粘贴时要注意应从画面远处粘起,先后面后前面,注意顺序。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选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贴一张有生命的小动物的画,启发其他学生的思路。

  (五)展评作品,欣赏小结。

  1.将完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欣赏评议D

  2。总结并提出要求:今天我们学会了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以后我们要观察收集各种有趣的叶子,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成更精美的美术工艺品,装扮我们的家或教室。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去过哪些风景区游玩?有些什么感受?

  2、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有一处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叫黄山。那里的岩石真让人叫绝,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板书课题。

  [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抓住学生心理,由课外引入课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概读

  1、学生自读26自然段,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名的奇石,划上记号。

  2、学生说出奇石的名称,教师板书。

  3、质疑:

  ①作者写这些石头有何不同?

  ②省略号在这里省略了什么?

  [这一环节的安排,达到了三个目的:一是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二是指导了学生读书的方法。三是提出了问题,让学生边读边疑边思,为后文展开想象打下了伏笔。]

三、导读

  根据学生兴趣,从写得详细的四种奇石里选一段导读。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它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学生点出的奇石图象),指名对图回答,教师板书重点动作词。

  3、小结:这一段先告诉奇石的名称(样子),后告诉我们奇石的样子(名称)。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遵循主体教育的思想,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选择;其次抓住奇石的样子让学生理解具体内容,落实基础知识;最后让学生于读中进一步领悟情感。整个环节既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与传统语文教育理论的融合,又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和谐统一。]

四、仿读

  1、总结学习方法。基本程序为自读思考图文对照说样子小结写法感情朗读。

  2、同法学习详写的余下三段。

  3、比较写法。

  作者写这四种奇石,有的先告诉名字,后写样子,如仙桃石、仙人指路,有的先写样子,后写名字,如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这样写富有变化。

  [通过前文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在后文的学习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学习,真正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实现了学法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四段的构段方式放在一起比较,引起学生注意其中的变化,这是通过变式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写作方法的领悟。]

五、品读

  1、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两段练习感情朗读。可分小组展开读、评。

  2、推举23名代表进行朗读比赛,师生共同指导、评议。

  3、教师小结学生的朗读效果、技巧及方法等。

  [这里突出读的训练,由学生自主选择读的内容,再次强化学生的选择能力、情感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读中进一步感悟前面所学知识,在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在读中品味黄山之美、奇石之趣。]

六、创造性读

  1、齐读最后一段。

  2、想象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岩石的样子,同座互相说一说(出示怪石的图象,让学生观察)。提示学生可以先说名字,后说样子,也可以先说样子,后说石头的名字。

  3、指23名学生边演边说,师生共同评议。

  4、启发学生从省略号中展开想象,给叫不出名字奇形怪状的岩石取名字。[乘着品读所调动的学生高涨的兴致以及对语言的感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试着仿说一段,这既是一次听、思、说的综合训练,培养了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又通过发散思维训练,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同时省略号意义的再次理解,又使得教学前后呼应,整体感强。]

七、总结

  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想?

  2、师述:我们伟大祖国还有许多名山大川,还有许多秀丽神奇的自然风景区,在我们的周围就有许多美丽的景区,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依照《黄山奇石》的方法,仔细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

  [让学生来总结,畅抒心中之情的同时,又培养了说话能力。教师顺势而结,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同时课内与课外结合,教材与生活结合,体现了语文综合课的趋势。]

  附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奇形怪状有趣极了

  仙桃石 飞 落 天狗望月

  猴子观海 抱 蹲 望 狮子抢球

  仙人指路 站 伸 指 仙女弹琴

  金鸡叫天都 伸 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