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8-31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合集五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预设目标

  1、 学会5个生字,认识偏旁皿;读写锄禾辛苦等词。会用辛苦写句子。

  2、 会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古诗的意思。

  3、 会背诵、默写课文。

  4、 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并且能转换成儿童的语言。

  教学难点:餐的字形,日当午的意思。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预设目标

  1、 学会5个生字,认识偏旁皿字底,理解锄禾辛苦日当午等词的意思。

  2、 培养学生正确看图,了解图意的能力;图文结合,理解诗的意思。

  3、 背诵古诗。

(二)教学过程

  1、 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课件点击,出现一幅中午炎热的情景,特写一个火辣辣的太阳。)

  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画着这样的情景?

  (夏天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

  (课件点击,出现小朋友中午吃饭、午睡及农民锄禾的画面。)进行对比。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锄禾》。教师边板书边教学锄:注意读准翘舌音,想想为什么是金字旁?请一位小朋友做个锄地的动作。说说锄禾是什么意思?

  2、 图文结合理解古诗。

  (背诵已不是难点,重点放在对古诗的理解上)

  (1)看看图,读读诗,说说读懂了哪一句?

  自由练习指名说并评议同桌说四人小组讨论

  (2)说说全诗的意思。提示:☆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说一句话。

  如: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农民伯伯在地里给禾苗锄草。

  可以让学生找找,诗中的哪一句与图的内容是对应的?板书:锄禾日当午

  理解:日当午是什么意思?

  ☆ 从哪里可以看出农民伯伯劳动很辛苦?汗滴禾下土

  ☆ 看到农民伯伯那么辛苦你想到了什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碗中的饭)(全、都)

  3、 朗读指导。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4、指名背诵,比赛谁读得有感情。提出疑义。

  5、齐背古诗。

  6、学习生字:

  盘:认识皿字底。

  餐:(字形分析是重点)上下结构,上半要书空记形。

  皆:口诀上比下白皆都是。

  辛:立+十=辛,立下一横要长一些。

  7、 固生字、生词,卡片抽读。

  8、练习。

  (1) 抄写生字,每个生字写3个并组词。

  (2) 抄写句子: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农民在地里给禾苗锄草松土。农民脸上的汗珠,大颗大颗地滴在泥土里。

  (3)抄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预设目标

  1、 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农民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品德和习惯。

  2、 进一步用完整、通顺的语句说说古诗的意思。

  3、 背诵默写古诗。

(二)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扩词:

  锄锄头锄草锄禾

  餐早餐午餐晚餐

  辛辛苦辛劳辛勤

  (3)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的词语:

  给禾苗锄草松土。( )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 )

  (4)默写古诗比赛:四人小组开火车,每人一句,比谁写得又对又好。

  2、 进一步理解诗意。

  (1)教师描述情景,学生说诗句。

  (2)教师说诗句,学生说诗意。

  (3)四人小组里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 诗意升华,行为指导。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2)辨析:

  A、小明盛饭盛得满满的,吃不完就剩下。 ( )

  B、阳阳吃饭时,掉了许多饭粒。 ( )

  C、课间点心吃不完,趁老师不注意,扔进垃圾桶。 ( )

  D、丁丁帮妈妈淘米时,把掉下来的米都一粒一粒捡起来。 ( )

  4、 巩固练习

  (1)用辛苦造句。

  (2)默写《锄禾》。

  (3)比一比,组词。

  锄( ) 滴( ) 粒( ) 盘( )

  助( ) 摘( ) 位( ) 盆( )

  (4)把古诗《锄禾》写成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课前谈话

  师:上课之前老师要和大家说两句话,请你们仔细听,对你就鼓鼓掌。不对,你就摇摇头。

  第一句:我们是好朋友!同学鼓掌。一下子让我拥有了这么多朋友,我心里都乐开了花。

  第二句:你们上课听讲真专心!

  师:看大家这么有精神的样子,我们就准备上课了,好吗?希望客商我们能专心学习,也能成为真正的好朋友

  认识安培

  师:刚才,我一下子认识了那么多新朋友,太高兴了。我啊,也给你们带了一个好朋友,你看(出示安培的图片)一起来喊喊他的名字

  生:安培

  师:安培到底是谁?又一个怎么样的人呢?请你认真读读这句话你就知道了。

  指名读

  师:第一次读就能读正确,真棒

  指名读

  师:最后半句不着急再读一次吗?

  生再读

  师:现在你能用这个句子来介绍一下安培吗?

  句式训练:安培是 。

  生1: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生2:他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要是把红色的这两个词读得重一点就更好了。

  初读,了解故事梗概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安培因为做事情太专心,而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故事的题目就叫《“黑板”跑了》,请你们和我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谁能来读读?

  指名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的小脑袋里有没有冒出许多小问号来?

  同学提问

  师:黑板怎么会跑呢?黑板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呢?

  现在请你仔细想想,还能不能提出不同的问题。

  会问的人就一定很会学习。就让我们赶紧去读读课文吧,请先看读书要求:

  1、 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词语圈出来多读几遍。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 边读边考虑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

  明白了吗?赶紧从课桌里拿出课文纸大声读起来吧。

  同学读课文,教师将难读的词语打到课件上。

  车辆 只顾 衣襟

  掏出 车厢 后壁

  演算 情不自禁 聚精会神

  师:看到大家一遍接着一遍读课文,我都不忍心打断大家了。可是我很想知道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谁能告诉我呢?黑板为什么要加引号?黑板怎么会跑呢?

  生1:因为那不是真的黑板,是马车车厢的后壁。

  生2:马车跑了,马车的后壁就跑了,黑板也跑了。

  师:读了课文还不够,还要会读这些词语出示词语:

  车辆 只顾 衣襟

  掏出 车厢 后壁

  演算 情不自禁 聚精会神

  师:谁能来读一读第一行

  指名读

  师:衣襟这个词语特别难,谁能念?

  指名读

  师:知道什么是衣襟吗?看,老师这里(手指着自身的衣服领子),这就是衣襟,现在知道了吗?

  生齐答:知道了。

  师:现在谁来读读第二行

  指名读

  师:清楚又响亮,最后一排最难了,谁有勇气来挑战?

  指名读

  师:能把这三个词语念得掷地有声吗?

  指名读

  师:其中有一个词演算你知道是怎么样算吗?

  生:在黑板上一边算一边画

  师:张老师找到了有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再想想什么是演算?

  出示: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生自由读句子,指名交流

  师:演算就是要找一个地方把一步一步写下来,现在你知道了吗?我们要把拦路虎一个一个消灭,我指一个大家读三次。

  师:瞧,我们多能干,一会儿功夫就把拦路虎都消灭了,要是再读课文,一定比刚才读得更棒了。现在请同桌小朋友你读一节我读一节,互做小老师,读得好就夸夸他,读得不好帮帮他。要是有难读的句子老是读不好,就把它划下来,等会儿我们一起来读。

  生互读课文

  师:有没有特别难读的句子和大家交流一下?

  没有同学举手

  师:老师刚才看到一个小朋友有一句话读得不是很好,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句子:

  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

  师:这个句子很难读,老师用了一些记号来协助大家,看能不能行了?

  出示句子:

  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

  师:有了我的协助,你能读了吗?

  指名同学读

  师:比刚才进步多了,谁能再来读一读。

  个别读

  齐读

  师:我这里还有一个句子,你能把这个句子读好吗?

  出示句子:

  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情不自禁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师:这个句子里,有个词语形容安培特别专心,你发现了吗?

  生:情不自禁

  师:这是形容安培不自觉得跟着马车走了。

  生:聚精会神

  师:这回找对了。谁的小脑袋里还有4个字的,形容考虑问题特别专心的词语?

  生:专心致志(师在黑板上贴出词语)

  生:全神贯注(师在黑板上贴出词语)

  生:一心一意(师在黑板上贴出词语)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把它们放进记忆贮藏室里面。

  细读:抓住“黑板”,学习安培为什么想找一块“黑板”

  师:现在让我们来做做小小侦探家,仔细读读课文的3、4、5找出有关黑板的句子,用横线把它们画下来。

  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找句子,师巡视。

  师:有人已经找到好几句了,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你找到哪几个句子就来交流哪几个句子。

  指名交流

  生读: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

  出示句子:

  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

  师:你找到了这一句,还有吗?

  生:算着算着,这块“黑板”跑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动。

  出示句子:

  算着算着,这块“黑板”跑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动。

  师:你找到了这一句,还有没有?

  生: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情不自禁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出示句子:

  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情不自禁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师:还有两句你能找到吗?

  生:后来,那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自身快追不上了。这时他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出示句子

  后来,那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自身快追不上了。

  这时他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我给这5个句子涂上了三种颜色,每一种颜色的句子分别在讲什么,请大家想一想。

  出示:

  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

  算着算着,这块“黑板”跑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动。

  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情不自禁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后来,那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自身快追不上了。

  这时他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师:你看,这些句子涂上了不同的颜色,请你再读读,你又发现了什么?

  同学自由读句子。

  师:谁能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没有同学举手

  师:第一个我来说吧,你看,第一句我就说黑板竖着(板书:竖着)第二个你能来说吗?

  生齐说:黑板动了(板书动了)

  师:最后呢?

  生齐说:黑板跑了(板书跑了)

  师:小朋友们,安培再街上一边散步一边考虑数学题,他发现一块竖着的黑板,就马上演算起来,后来黑板动了,安培还跟着黑板演算,最后黑板跑了,安培追不上了,他才发现那是马车车厢的后壁。

  师:这竖着的黑板是为安培准备的吗?他为什么要去找这一块竖着的黑板呢?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答案。找到答案马上举手。

  同学自由大声读

  师:刚才小朋友们犯了一个错误,老师要求大家默读,他为什么要找一块黑板?

  生:他在衣襟上画着怕忘记了,就想找一块黑板。

  出示

  开始他在心算,用手指头在自身的衣襟上画呀画的,后来觉得需要找一个地方来计算一下才行。

  师:谁能边想象边来读这个句子。

  同学自由读

  师: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安培一边心算一边在衣襟上画呀画的样子了,谁愿意来做做安培?指名读

  师:你一边画一边心算再想什么啊?

  生:数学题,很难算

  师: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好像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

  出示句子:同学接读

  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头朝前走。

  师:请你读读这句话,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读呢?出示

  出示句子:

  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

  师:读出安培喜出望外的心情来

  安培都高兴地喊了出来了,

  出示:

  太好了! 。

  他会喊些什么呢

  生:我可以演算这个题目了

  生:我想找黑板就找到了

  师:他还是一心想着数学题,我们都知道这个是马车的后壁,可是安培为什么不知道呢?

  出示句子

  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再黑板上 地演算起来。

  你能把形容专心的词用进去说一说吗?

  师:原来是安培考虑数学题太专心了。所以才会把马车车厢的后壁当作黑板。那黑板动了,甚至跑了起来,专心的安培又是怎么样的反应呢?大家可以课后再去读读课文的第4、5自然段,自身去学学。

  写字,学习安培的专心

  师:最后让我来学学专心的安培,专心得来写写字。

  出示生字:

  考

  师:看这是什么字?认识这个偏旁吗?这是考字头。要写好这个字得注意笔顺,请你找到课后练习2考的笔顺,自身先书空一下。

  师:现在我们可以把它放到田字格里了,先写考字头,竖在竖中线上,再写横、竖折折钩。请你们也把考字放进田字格里。注意头正、身直、臂平、脚平。

  出示生字

  而

  师:课后请大家也用先书空,再看田字格里的位置,自身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