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通用4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1

  【课型】单元梳理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熟悉的打扫卫生,认识“扫、抹”等汉字,让学生养成联系生活实际来识字的好习惯。

  2、运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

  3、学习比喻句。

  4、通过书写提示让学生发现同样的字当作为独体字和作为偏旁部首时笔画和外形都发生了变化。

  5、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教学重点】

  1、运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

  2、学习比喻句。

【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识字加油站

  导入新课:同学们平时在家里、在学校里打扫卫生吗?都做过哪些呢?你做这些活都用到了哪些工具?(学生自由畅谈)

  课件出示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借助拼音,学生认读。

  (1)扫帚 抹布 拖把 水桶 簸箕

  看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它们各自是用来干什么的。

  (2)扫地 擦玻璃 倒垃圾 摆桌椅

  看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活动是怎么做的。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扫帚、簸箕、擦玻璃”最后一个字都要变调读轻声。“簸箕、玻璃、垃圾”偏旁相同。“扫、抹、拖、擦、摆”都是提手旁。

  你还知道哪些清洁工具或清洁活动?学生自由表述。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

  1、(出示课件)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小组自由交流,猜一猜字音字义。再查查字典,看猜得对不对。

  教师板书: mō dú jiē

  摸 读 揭

  (教师指导:“摸”读音“mō”,字义:用手接触或轻轻抚摩。“摸”字是用手摸,所以用提手旁。

  “读”读音“dú”,字义:依照文字念。

  “揭”读音“jiē”,字义:把盖子上面的东西拿起或合在一起的东西分开。)

  总结方法: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我们首先可以通过偏旁猜测字意,其次可以通过全句的语境来联想字意,最后可以通过查字典来检验自己的猜测。

  2、学习比喻句

  (1)课件出示句子,指名学生读一读。

  (2)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读完句子,你们有什么发现?(都有“像”这个词)

  (3)(出示课件)想一想:这三个比喻句,各自把什么比作什么。

  (4)出示月亮和白云的图片,引导学生用“好像”“像……一样”“像……似的”写句子。

  板块三:日积月累

  1、学生自读节气歌,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处”的读音。

  2、师范读节气歌,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3、出示课件,学生自己读读后面的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对比起来探究,看看每行中都讲了哪些节气。了解“暑相连”的意思,指的是:小暑和大暑相连,小暑后边是大暑。

  4、熟读成诵。

  板块四:书写提示。

  1、出示“劝、堆”。观察一下这两个字的书写,教师提示:有的字变成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教师板书:劝、堆)

  劝:“又”捺改长点。

  堆:“土”横改提。

  2、出示“转、特”。观察一下这两个字的书写,教师提示:有的字变成偏旁后,笔顺也发生了变化。(教师板书:转、特)

  转:“车”横改提,先竖后提。

  特:“牛”横改提,先竖后提。

  3、学生书空笔顺,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你还知识哪些字作为偏旁以后笔画的大小、形态和笔顺发生了变化?

  (板书:蛙 秧 堤 轻 物 轮……)

【板书设计】

  mō dú jiē

  摸 读 揭

  好像、 像…… 一样、 像…… 似的

  劝 堆 蛙 秧 堤……

  转 特 轻 物 轮……

  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世界大事,增加对其他国家的了解。

  2、给学生一次更为自由表达的机会,把自己最近特别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3、培养学生“自能作文,自能修改”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口语交际《丰富多彩的世界》

  1、世界真奇妙,不说不知道,这次口语交际,我们就来说一说我们了解的世界。板书课题。

  2、我们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呢?请同学们自读要求,勾画下来。

  3、指名汇报过程中,师板书归类:外国资料介绍、中国资料介绍、故事等。

  4、举办“世界博览会”“活动,通过图片、实物展览引发学生的交际愿望。首先分组进行,再进行集体交流。

  二、习作指导

  1、自由阅读习作要求,勾画重点内容,指名汇报交流。

  2、自己说说最想写什么,想怎样写,对构思不一般、有个性的学生要鼓励。

  3、师:自由表达,写真人真事,写真情实感。大胆地写,把内容写具体,句子写通顺。

  4、学生独立习作。

第二课时

  习作评改:

  1、说说自己写的是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读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集体评议。

  3、同桌互评。

  4、个人修改。

第三课时

  一、我的发现AABC式的成语

  1、自由读一读成语,说说自己的发现。

  2、多种形式读成语,加强记忆。

  3、让学生用这些成语试着说句子。

  4、说说自己积累的同类成语:

  如:“比比皆是”“斤斤计较”“心心相印”“欣欣向荣”“咄咄怪事”。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熟字增加偏旁认识生字:

  ⑴读一读这些字词。

  ⑵说一说是采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和其他同学交流识记的方法。引导学生组更多的词语。

  ⑶同桌抽测生字条。

  2、“读读背背”五句表现友谊的名句。

  ⑴学生自读。

  ⑵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说说自己的理解。

  ⑶拓展资料: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战国)庄子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汉书》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雁门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选·争报恩》

  三、趣味语文“说‘言’”

  1、一个普通的“言”字,可以构成许多的词语来表达不同的含义,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2、各种形式多读几遍,说一说文中对“言”的概括是否恰当。

  3、启发学生拓展一下,由“言”构成的词语还有哪些。

  (“美言、谎言、箴言”)。

  5、仿编,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如“说‘笑’”,模仿短文的形式,用一句话说明各种不同的笑(微笑、讪笑、嘲笑、欢笑、苦笑、嬉笑等)。

【课后反思】

  本次习作是不限题材随意写,学生却不知道些什么好了,还不如平时限定内容发挥得好,看来学生们对写作还是不能发自内心的去写,不能做到怎样想的就怎样写,还得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