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8-31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9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目标与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⑴ 简要复述小说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⑵ 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含义。

  (设计意图:此目标就是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并会复述故事情节,不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明白小说是借助人物形象刻画来体现主题。)

  2、过程与方法: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文,整体感知:课上速读课文,掌握故事情节;课中精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的刻画;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理解文章主题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明白小说所反映的问题。

  (设计意图:根据本文篇幅长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 展示学生个性,引导学生从文中摄取有益的东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⑵ 让学生从京京的身上体悟亲情,懂得在今后的生活中应怎样去珍惜亲情、友情。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教学策略】

  由于本课具有篇幅长、情节清楚、线索分明、人物心理刻画细腻等特点,教学时采用:

  1、课前认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能概述小说内容。

  2、课上细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刻画。

  3、课中精读课文,体会心理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4、课末合作交流,全面理解程老师的做法和所反映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以上设计主要是根据本课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速度和文章概括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对细腻心理描写的品析。)

  【教学设计思路】

  1、课前预习──了解梗概──培养概括能力。

  2、课前演讲──复述概况──锻炼口语表达。

  3、课上细读──分析形象──体会人物塑造对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4、课中讨论──“心声”含义──概括主题。

  5、课后拓展──实践活动──在延伸中体悟小说的主题。

  (设计意图: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课前演讲是对课前预习的检查,又是一个锻炼学生、培养语感的体现;课上细读是让学生学会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特征;课中讨论是让学生领悟到:小说主题的归纳应建立在对人物分析的基础上。)

  【重点解决与难点突破】

  本文重点是弄清“心声”含义,在熟识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进行归纳。小说在塑造人物时主要运用心理描写,这是本课的难点;初次接触小说,侧重引导他们体会心理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时数安排】

  两个课时。

  【教学步骤进程】

  (点击鼠标,演示课件流程,推进教学进程。)

  一、展示课件封面

  优美画面配以名乐名曲,让学生在课前休息时间得以放松身心。

  二、“学生复述故事”为话题引入

  请两位学生复述本文的故事梗概,师生共同指出其不足,

  点击出示主要情节内容,然后,引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字幕:

  公开课前,李京京非常渴望朗读课文,可程老师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执意不让他读。

  回家路上,李京京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起课文,并深情回忆起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第二天放学后,李京京听被指定的赵小桢读课文,勇敢地指出她的不足却反遭嘲笑。

  公开课上,在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的情况下,李京京勇敢地举手并深情地朗读课文,以至打动了程老师和同学们。

  板书:

  情节结构:公开课前→回家路上→次日放学→公开课上

  (想读课文)(偷读课文)(听读课文)(终读课文)

  三、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深入探究

  让学生明白本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所体现的主题:

  1、同学们读了课文以后,想想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李京京、程老师、赵小桢、林蓉等)

  2、主要描写了哪几人?(李京京、程老师)

  3、你最喜欢哪个人物?结合小说内容,简述你的看法、理由。(学生可能大多回答:李京京。)

  引导学生所应把握的基本点:

  ⑴ 程老师: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对工作认真负责;也存在不足。

  ⑵ 李京京: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执著追求不轻言放弃、铭记亲情友情并渴望表达。

  4、本文在塑造李京京这个人物形象时,作者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方法,请大家举例说说。(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举例略)

  教师点拨:这些描写刻画细腻、真实,让人感到亲切自然。特别是文中的心理描写,更让人觉得真切,请同学们找出认真体悟,分析它的作用。(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点击出示几组句子:

  字幕:

  1、京京垂下头。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准能念好。

  2、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

  3、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理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个小小的可怜的“凡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老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

  4、京京在坐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师,仿佛想说什么。

  5、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

  6、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教师点拨:文中有直接的心理描写,如上面1~3句及“树林里对爷爷,对妮儿的思念”;有间接的心理描写,如4~6句中希望自己得到朗读机会。这些描写,细腻而真切地写出了李京京的心理历程,使人物形象刻画得真实、丰满。

  5、文中李京京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想朗读课文)

  6、为什么特别渴望在公开课上读一读课文?提示:为什么凡卡的故事能深深打动李京京,甚至使他在朗读时涌出了泪水。

  (凡卡的命运和李京京非常相似,使他产生情感共鸣,才萌生出了朗读课文的强烈愿望。)

  7、由李京京读课文这件事,你认为朗读课文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提示:模仿赵小桢的读法、学学李京京的朗读课文第56自然段,比较异同。

  (进入角色,应与课文中的人物统一情感。)

  8、学完《心声》,同学们在敬佩李京京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勇气的同时,对程老师公开课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小组讨论并归纳:(程老师“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区教育局公开课交给她完成,说明他水平不低,特别是为了上好这节课,她绞尽脑汁。她不让李京京朗读课文,是因为李京京的嗓子沙哑,怕影响了学校荣誉。这种对工作负责的精神应当肯定。但程老师为求得领导好评,采取急功近利的办法,把公开课上成表演课,只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做法应当摒弃。)

  9、综合上述分析,请大家讨论下“心声”的含义有哪几层?(提示:本课以“心声”做标题,作者描述了什么人的心声?怎样的心声呢?)

  字幕:

  “心声”的含义:

  1、深埋在京京心底的亲情、友情。

  2、京京渴望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愿望。

  3、作者借此呼吁教育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期望。

  四、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2、方法归纳:

  在刻画人物形象时,要善于运用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各种描写方法。

  五、延伸拓展

  1、写一段你生气或害怕时的心理。

  2、以李京京的身份结他乡下的爷爷写一封长长的、像凡卡写的那样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