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8-31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锦集8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材简说

  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炎,一场雷雨,送来了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如能把看图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孩子观察这一自然现象,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发现。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哗哗哗的声音)学生猜。它有可能是雨的声音,雨的声音都有哪些种呢?什么样的雨才会是这样的声音呢?

  二、识字

  1.初读生字。

  自由地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问问周围的同学。

  2.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联系自己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的小树乱摆的样子从而记住乱字;用换偏傍识字法记虹。

  3.巩固识字。

  (1)联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如: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2)联系自己的生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三、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

  ①读音:垂、沉、阵、蝉、蜘、蛛都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

  ②同偏旁:虹、蝉、蜘、蛛四个字都有虫字旁,蜘的虫字旁最瘦。

  ③压、逃、越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

  ④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我能写好。

  请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个,争取第二个比第一写得好。

  (3)示范讲解

  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展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看到和听到了什么?

  二、朗读感悟

  1.比较课文插图,激发初读兴趣。

  出示课文的两幅插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中的不同景象。

  图1: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大雨哗哗、树枝乱摆;小朋友关上窗户观赏雨景。

  图2:蓝天白云、彩虹高挂、空气清新、树木新绿,小朋友惊喜若狂。

  2.同桌互读互评,培养合作精神。

  如果你的同桌读得比你好,请你向他学习;如果你的同桌哪里读错了,或者哪里没有你读得好,请你读给他听。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从而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默读课文,想象图景。

  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整体感悟课文的意境。

  4.选读积累,研读交流。

  朗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勾画描写这些景象的词句,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归类整理词语。

  从以上的词语中,你体会到雷雨前后有什么特点?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小组研读,读后交流朗读体会。

  5.汇报交流,欣赏评价。

  小组表演读喜欢的那一部分,其余同学听读欣赏,品评读得好的词句。如:

  (1)压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乌云来势很凶猛。

  (2)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空中,它十分美丽。

  (3)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

  (4)坐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能感觉到蜘蛛的悠闲和愉快。

  6.再读课文,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积累运用

  1.词语串串烧。

  越来越亮

  越下越大

  越()越()

  一动不动

  一声不响

  一()不()

  2.你一言我一语。

  (1)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2)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3)()了,()也()了。

  3.完成课后读读抄抄练习。

  (四)实践活动

  1.创造情境,以我为你广播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学气象员向市民广播天气预报。市民可以通过打电话向气象台咨询不明白的问题。

  2.课外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写一篇日记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学习目标:

  1. 认识针、忠、盏、稠四个生字,会写忠、导等9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进一步寻找辨别方向方法的兴趣。

课前准备:

  1. 指南针。

  2. 课件:天然的指南针(树影、北极星、树叶稠稀、积雪)。

  3. 生字、词卡片。

  4. 查找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 故事导入。(故事主要内容是去野外游玩,不知怎么与同学们走散,迷了路。)

  2. 设疑:这时你怎么办?(请学生想各种可能。)

  3. 揭示课题,教师板书。

二、初读课文,随机识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随机识字。

  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特殊的分节方式,再指名分节读,在读中正音。

  忠(后鼻音) 盏(翘舌音) 碰(后鼻音) 稠(翘舌音)

  3.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里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用笔做上记号。

  4. 讨论交流。(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三、细读课文,自主学习

  1.在25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进行研究。(四人小组学习)

  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问一问

  2.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忠实、向导、稠稀、分辨等词语。并用课件演示文中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了解为什么能辨别方向的原因。

  3.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指导书写

  1.齐读课文。

  2.巩固生字。(从生字卡片中找字的游戏)

  (1)我有一颗中国心。(忠)

  (2)左右结构的字。(积、稠、稀、针、碰、慌)

  (3)找找偏旁一样的字。(积、稠、稀)

  (4)一()灯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盏、稀、碰、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指导背诵

  1.组与组之间进行朗读比赛,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再次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2.指名说说书中介绍的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指出这些方法所应用的特殊环境。(有些白天适用,有些黑夜适用)

  3.教师用引读法,引导学生背诵课文。

  二、表演课文,深化主题

  1.师生配合表演。

  迷路的小孩(哭):怎么都是树呀,怎么没有路了,我回不了家了。

  太阳:孩子别哭别哭,我来帮助你。现在是中午,你看我照着大树,大树的影子指的就是北方。

  北极星:别哭别哭,到了晚上,如果天晴,你只要找到我,就知道北方在哪里了。

  大树:我也能来帮助你,你看我的树叶,一面阳光充足,枝叶茂盛,一面很少见到阳光,树叶稀少。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就是北方。

  积雪:如果是冬天,你只要看看我就行了,南方太阳光强,我就化得快,而北方同样光弱,我自然化得慢了。

  迷路的小孩(擦干眼泪):哦!我明白了,谢谢你们,再见!

  2.小组合作表演。

  3.选择小组汇报。

  三、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齐背全文。

  2.说说你在课外找到的辨别方向的方法,进行交流,并说明理由。

  3.仿照25节的写法,说说你找到的辨别方向的方法。

  4.总结:大自然不光有很多的天然指南针,他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

  四、课外作业

  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书,了解大自然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