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3)

时间:2021-08-31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到过树林里吗?那里最美的是什么?那里的小鸟多美呀,你们了解小鸟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一位父亲和鸟的故事。

  二、识字写字

  1、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2、学生随读文初步识字,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自已进行小组学习。

  3、检查学生是否认得准,记得熟,因“字”而异,进行重点提示与指导。如,提示“喃”、“浓”的声母都是鼻音“n”,“腾”是后鼻音(提示:“腾”在“热腾腾”一词中变读为一声);“味”与“妹”与“惜”“借”的字形,教给学生一些记字的方法,如“味”为什么是口字旁,“猎”为什么是反犬旁。

  4、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横的变化。

  首先,指导学生整体观察,发现规律。可以将“并、喜、重、群”等字通过课件放大,并将字的短横用蓝色显示、长横用红色显示,从而让学生发现下面的书写规律:(1)一个字中有多个横画,排列的距离应当大致相等;(2)每个字中只能有一个长横(可以没有)。接着,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描红、临写,亲身感悟字的写法。建议教师示范书写“喜、重”二字,让学生观察、体会,进一步感悟前边发现的两条写字规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真地读一读父亲和鸟的故事。

  二、朗读感悟

  1、学生读,形式应多样,可以自由读、同桌合作读、找伙伴读,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朗读,激发朗读兴趣,激活朗读热情。

  2、教师范读,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觉作用,注意体会教师朗读时表达的情感和相应的语气。

  3、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二人读作者旁白,一人读父亲的话,一人读“我”的'话,注意体会“父亲”深沉的爱和“我”的天真。

  4、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指导语出适当的语气。如,“父亲喃喃地说”,要先理解“喃喃”的意思,再指导学生用轻、慢的语气读父亲说的话。

  5、选读得好的小组表演读。

  三、实践活动

  1、说句子:从课后练习“我会读”中自选词语练习说话,鼓励学生展开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说话练习。

  2、通过上网、看书或向长辈打听,了解有关鸟的知识。把自己查询到的资料整理好,在班上进行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预设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能感受到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品质。

  2、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不同方式的学习,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课前准备】

  雪与云相互变化的录像带或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前4幅图片,要求:仔细看图,想想,说说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指名说说。

  3、小白兔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学生自由想象

  4、带着问题,边看图边听老师讲故事

  5、你能给这个故事加个题目吗?再看看编书的叔叔阿姨给这个故事取了个什么名字。

  6、板书雪孩子,学习孩字。

  二、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看着图再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注意读准生字词尤其是:

  让、往、烧、知。

  2、会读:

  累、息、柴、救、却以及多音字着(zhao)

  四、读读议议

  1、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到哪里去了呢?

  ⑴指名读读文中的句子

  ⑵指导朗读第八段(读出赞美、喜爱之情)。

  ⑶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

  (利用课件让学生了解雪化成水,水蒸发后形成云这一常识。适当扩展:衣服晒后干了,地面上水不见了都是水分蒸发的结果。)

  3、读读课文想一想:

  雪孩子还会回来吗?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继续看课件: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五、朗读指导

  1、你喜欢雪孩子吗?你想对雪孩子说什么?

  2、把你的这种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

  六、续编故事

  想象小白兔与雪孩子再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七、字词练习

  1、认记生字:

  把所有的生字词写到卡片上分发给学生。教师读一个词语,学生从卡片中找到该词语读一读。

  2、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⑴填写课后的词语。

  ⑵你能说几个这样形式的词语吗?

  八、指导写字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可爱的草塘教案

  课题:语文第 9 册 5 可爱的草塘

  教学目标 A1了解北大荒草塘优美的景色,丰富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

  A2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A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自豪激情造句。

  A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北大荒草塘优美的景色,丰富物产,

  教学难点 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扩展学习 ●读写结合 仿照第5自然段写景,用上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

  ●补充阅读

  ●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完成目标 A1、A2、A4

  第二课时完成目标 A2、A3

  第 1 教时

  1.揭题 从课题看,这篇文章写什么?关键词是什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想知道草塘有什么可爱?)

  作者为什么要写可爱的草塘? 注意了解学生对草塘的理解。(草塘≠小池塘)

  2.初读,整体感知,

  范读,提问,引导读后回忆。

  草塘在哪里?给你什么印象?与你的猜想有何不同之处?

  草塘有什么可爱?草塘里都有些什么? 根据听读内容在脑海构想画面。

  回忆。

  带问题自由轻读课文。

  继续回忆感知课文内容。

  自读预习要求,了解背景知识。

  3.再读课文,搞清结构 出示课后思考题1。

  (前两问。)

  引导明确本文的分段主要方法(按问题分)

  帮助学生明确每一段的起讫。(见教参) 对照思考题自读课文。

  找出思考题相关的段落。

  4.学习课文

  第一段作者初到北大荒是什么心情?为什么会这样?

  我还能怕?是什么意思?指名读第一段画出句子。

  讨论问题,理解课文。

  第2教时

  1.学习第二段

  你觉得草塘有哪些特点?仔细体会表现特点的词句。

  这一句全都是说草塘的大吗?

  茫茫是什么意思

  作者是从哪个角度写草塘的美的呢?

  引导体味意境(知道作者的观察细致,表达确切,在表达中渗透自己的感情。)

  讲解色差的成因。

  指明朗读§5

  你对出现的草塘图有什么感受?作者见到草塘时是什么心情呢?

  默读第二段,

  反复带问题阅读,批划找出相关语句。

  边读边议体会意境。

  草塘一望无边,很辽阔。向远看去,看不清楚,模模糊糊一片绿色。先找出句子品味出围绕绿写

  理解写法:从写颜色(静态描写。)到草动(动态描写)

  练习朗读。

  听读,看图或大家闭上眼,边听边想。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画出句子,理解情不自禁 (不由自主),分层,练习朗读,背诵。 这么大这么美 ,走了进去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才是说草塘大。//浪花翻滚着是说草塘美。一层又一层跟蓝天相接浪花翠绿翻滚着。发光、鲜亮~太阳光照

  拟人句欢笑着这个词可以看出作者这时候很高兴,听到草动的声音就觉得草跟人一样,在欢笑。仔细瞧墨绿色

  强调朗读,通过再造想象培养语感

  2.指读第三段

  小丽给我讲了哪几件趣事?

  小丽是带着怎样的语气讲述的?

  她为什么感到自豪地?这时作者是什么心情?

  学生自读,揣摩教师的提问,理解课文。

  根据理解练习朗读。 把握物产丰富。

  非常好玩。

  3. 仿照第二段学法,自学第四段。

  提示自学:按两层,先看逮鱼,再学河景。

  逮鱼

  波光粼粼是什么意思?只是说阳光照射水面发光吗?

  河景

  讨论知道:

  写了草塘鱼多的特点,

  不单单说水发光,还有鱼在水面上挤挤挨挨,鱼鳞也一闪一闪发光。说明鱼多得挤到水面上。

  反复朗读,体味景色的特点,及作者的表达。

  画出写作者心情的词句。

  朗读课文,教师指导。 仔细一看,挤挤挨挨的都是鱼// 我惊叫。

  连忙脱掉拾

  前后联系想词句的意思就能理解深些 用工整的排比句式写出了清净河景的清净。

  4. 回到整体,明确暗线,揭示中心。

  2.明确课文暗线。(作者的感情变化)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揭示中心,回扣题目。

  理出描述我思想感情的词句。

  体会其感情的变化。

  理解变化的原因。

  欣赏录音。

  用段意合并法。

  引导理解作者的想法中包含的对景色的感情。

  5. P283布置作业

  仿照第5、7自然段写景,用上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

  造句:自豪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