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8-31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汇编七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教材背景:

  这是一则寓言。寓言,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精练、生动的故事里的文学体裁。它大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事物“人格化”。这寓言写的是印度的一个挑水工,用两只水罐挑水。一只水罐完好无损,另一只有条裂缝。后来当有裂缝的水罐感到惭愧的时候,挑水工与其对话,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世界上每个人、每样东西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作用,同样能给人类以美的享受。

  从课题“一路花香”着手,可以引起学生无限联想,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急于了解一路花香是怎样的一幅美景、为什么会一路花香、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二、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接受教育。

  2、能自主学习课文,并通过合作拓展思路发展交流能力,抒发自己感受。

  3、通过这则寓言故事或深或浅地感悟其中的道理,四年级的学生可能有些困难,应对的策略是精心设计,形成读书系列活动,并通过合作、交流能有所领悟。

  三、教学准备:

  1、挂图

  2、关于“鲜花”的动画

  四、教学设计、设计意图阐述:

  教学步骤每个教学环节的教与学的设计(中间可以分成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两部分)

  每个教学法环节

  设计意图的阐述

  五、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抓住题眼,激发阅读兴趣。

  1、师:板书“花香”,读读想想感觉怎样?再完整板书“一路花香”,再读读题目,说说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生说题:

  (1)说到花,我们脑海里会自然浮现怎样的一幅图画?会用什么词来赞美来描绘?

  (2)老师也送给大家一组有关花的词语。

  (3)说到“花香”,我们又会想到哪些词呢。

  (4)老师也送给大家一组关于“花香”的词语。

  从题入手,想象课文可能描绘的景观,从易入手,从词入手。读题时要富有诗意的语气来朗读。

  3、请学生扣住“路”字设置疑问:这一路的花香是怎么来的?是谁浇灌了这么的鲜花呢?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学习新课时,一般可以抓住题眼,创设一定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继续阅读课文的情趣。

  二、初读课文,养成习惯。

  1、讨论:我们初读课文应该做些什么?

  2、小组交流后,归纳学习的方法。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请全班学生推荐三名同学分节朗读,并讨论其他听的同学该做些什么?

  5、学生读文,老师采访:取得这么好的读书成绩,有何感想?

  6、精读课文对话部分,自行寻找伙伴分角色练读。

  7、推选一组读,相机采访读得不太出色的同学有何感想?

  8、再读角色对话,想想说说读懂的意思。

  在初读课文时做到:读准子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遇到不理解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想一想,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逐步养成认真倾听,积极思索,勤动笔墨的良好习惯。

  三、看画面,展想象。

  1、欣赏动画,闭眼想象,一路鲜花的景象。

  2、结合刚才的提供的词语描绘一下。

  3、观察课文插图,说说破水罐给路旁鲜花的作用。

  在阅读过程中,适时恰当地利用媒体播放动画,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适当展开联想,可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想象空间能力。

  四、感悟课文,合作探究

  这美丽的鲜花与破水罐有什么关系呢?.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自主→合作(先考虑,后小组讨论。)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提高。

  五、读中理解,抒发感受

  1、在班中你可能是个成绩不太突出的学生,学了这课文你会想……

  2、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可能是个不太出色的人,想想小学时读的这篇课文你会想……

  在探究中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事例,以让学生进一步领会寓言的哲理,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

  六、课内延伸,设疑拓展

  1、师谈感受。

  2、设疑:你从挑水工这个角色又体会到什么呢?

  3、课外再要求学生读文。

  读通课文是学习课文的基本要求,同时读课文的过程也是一个感悟课文不断深入的过程,从通顺到流畅到感情朗读,在这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困难,让学生不断地尝试不断地练习。通过采访,间接地让学生感悟课文主题。先抑后扬,通过观赏动画想象情境,让学生感受鲜花的美丽,然后与破水罐联系起来,一美一丑,一扬一抑,前后对照形成鲜明对比,领悟其间涵着的道理。设置话题,创造平台,让学生抒发感受,既内化了课文又拓展了文本。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能在词语中辨析多音字;正确读写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 学习课文,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老翁注油动作熟练的句子,知道其本领源于熟能生巧。

  3、 能将课文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体会熟能生巧的意义。

  4、 想像说话,发展语言,发展思维。

教学重点:

  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老翁注油动作熟练的`句子,知道其本领源于熟能生巧。

教学难点:

  能将课文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体会熟能生巧的意义

一、回忆揭题:

  请大家回忆一下,已学过的课文《老张卖糖果》,老张卖糖果一抓就准,“一抓就准”是什么意思?

  像这样的人,老师也碰到过,我每次去城西菜场买豆芽菜时,我说买一元,那妇女也是一抓一称,正好一元。像他们这样的本领在我们的生活中常会碰到,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他们的本领吗?

  出示:熟能生巧 读课题

  这是一个成语,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它的故事。

二、 自学感知:

  1、 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课文写了哪些人?什么事?你最佩服谁?

  2、 读后交流:课文写了哪些人?什么事?

  武士 射箭 百步穿杨

  老翁 卖油 滴油不沾

  谈谈你佩服谁?

三、 学习体会:

  老师读了课文后也很佩服他们高超的本领。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描写武士射箭部分。

  1、 自由读第1--2段:哪些地方让你最佩服?找到具体的句子读读体会体会。

  2、 读后交流:

  读有关的句子,谈自己的体会。

  练习朗读

  能演示一下这一段的内容吗?

  3、 演一演:你们演示得不错,但老师总觉得没有像武士那样好?为什么?

  4、 假如你在场会说什么?分小组说说---交流 朗读大家欢呼的句子。

  5、 当大家一片喝彩时却传来一个声音:老师读老翁的话:这没什么?熟能生巧,不过手熟罢了。

  6、 练习朗读体会,老翁说此话的语气。

  7、 假如你听到此话会怎么想呢?读武士的话。

  他能说此话,必有其道理。请学下面的内容,谁谁你佩服老翁的理由。

  8、 你想试一试真的注油吗?指名上前演示。

  9、 自我评价一下注油的过程。

  读老翁注油的过程。你想说什么?在场的人和你们一样的惊讶、佩服、赞叹。

  10、此刻的武士在想什么呢?

  11、讨论:假如老人和武士换一下呢?(都不行了。)

  12、 想象:武士第一次射箭时的情景?老翁第一次注油的情景。第二次呢?武士今天能百步穿杨,老翁能滴油不沾都是经历了好多年这么一次次的练习,练得多了,找到了窍门,本领就高了。

  出示句子:这没什么,熟能生巧,不过是手熟罢了。(不必炫耀)

  我也没什么,只不过熟能生巧罢了。(很谦虚)

四、 总结明理:

  我们不能滴油不沾,而老人能,我们不能百步穿杨,而武士却能。他们的那手本领都源于熟能生巧。

  学了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们学习课文,发现了一些问题,解决了一些问题,又发现了一些问题,这很好,学习就是这样。

五、 作业:

  1、 抄写生字和词语

  找找生活中熟能生巧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