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2)

时间:2021-08-31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2、体会作者的善良,引导学生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

【教学设计】

1、导入: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对名人的一言一行十分的关注,那是当然,名人嘛,最能吸引我们的眼球。但我们接触得最多的却仍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你是否曾关注过他们?我国著名的作家、文学翻译家杨绛女士就曾经关注过一个车夫,并为他写下了散文《老王》。今天,就让我们透过杨绛来关注老王。

2、介绍杨绛及钱钟书,写作背景:

  ⑴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

  ⑵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⑶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3、“画”说老王:

  看课文插图,请同学们注意老王,你们从老王的身上读到些什么?

  (沧桑、凄凉、痛苦、老实、苍老……)

  (过渡:同学们的观察力很强,下面让我们透过杨绛的文字来走近老王,感受老王。)

4、走近老王:

  ⑴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谈谈自己对老王的印象,你能用两个词语来概括老王的一生吗?

  (提示:从生活和为人两方面考虑)──穷苦、善良(板书学生所说词语,评选公认的好词)

  ⑵精读课文,文中哪些事情体现老王善良的性格特点?(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老王的善良也有许多表现,“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老王的种种善良行为是在自己本身生活悲苦的情况下发生的,自己悲苦的命运更能够突出他的善良。)

  ⑶哪些事情体现老王的穷苦呢?(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老王一辈子很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眼睛又不好,他的一生凄凉艰难……

5、关爱老王:

  “我们一家”如何关爱老王?还有人关爱老王吗?(抢答)

  明确:

  坐他的车,照顾生意;老王再客气,也要付给他报酬;不能让他白送香油鸡蛋;当三轮改成平板三轮时,关切的询问他的生活;女儿像她一样,送他一大瓶鱼干油。老先生自愿当货照顾他生意。(板书“我们一家”“善良”)

  与此相反,不愿做他车的乘客,恶意闲话的“有的人”──冷漠

  (个人由于境遇不同,就有幸运与不幸的差别,一个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6、感受“老王”:

  总结老王和“我们一家”的善良,谈感受。

  (根据板书阐述,穷苦卑微的老王善良地关怀着我们一家,我们一家同样回报以善良。社会需要爱,社会呼唤爱,让我们去关心周围的人,特别是那些有不幸遭遇的人,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

7、现实:

  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幸的人,许多弱者,而我们生活在幸福之中,生活在爱的光环里,让我们学习杨绛女士把爱之光分一些给身边的人。欣赏《让世界充满爱》,深化感情。

8、身边老王

  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简笔画。

9、板书:

  穷苦

  老王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白杨礼赞》精彩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等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象征手法和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与象征手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圈点勾画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想】

  重点把握文章5、7两段,揭示文章的象征意义及反问、排比修辞方法的运用,突出朗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能力,推进民主、平等、和谐、友好,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观察语文课本封面,简要说一说画中白杨树的特点,并适当展开联想,说说应用哪些词形容白杨树比较适合。

  幻灯片:

  的白杨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5-7段,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文中生字词的写法与读音。并运用圈点勾画法,找一找作者是如何描写白杨树的形态的。

  三、再读课文,把握要旨

  1、在学生回答白杨树的外形特点后,与学生共同赏析课文第5段,感受白杨树的形态美,并指导朗读。

  2、抛出问题:作者对白杨树还做了哪些描写。由此导入第7段。赏析本段,要求学生将四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并比较、朗读、感受白杨树的内在美。

  幻灯片: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

  3、抛出问题:读到这里,难道同学们还觉得本文仅仅是写白杨树吗?

  4、讲解什么是象征

  幻灯片:

  象征是……

  四、课外拓展,领会象征

  1、适当扩展联想,加深对象征手法的理解

  幻灯片:

  绿色——长城——

  2、听歌曲《白桦林》从中感受象征的含义

  幻灯片:

  《白桦林》歌词

  ……

  3、课后阅读散文《白杨》,理解文中内容及象征手法,并与《白杨礼赞》做比较阅读。

【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茅盾

  象征

  树人

  北方农民哨兵

  上进的精神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汇编5篇】相关文章:

1.【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汇编8篇

2.【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汇编6篇

3.【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汇编五篇

4.【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汇编八篇

5.【必备】教学设计方案3篇

6.【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集合7篇

7.【必备】教学设计方案合集9篇

8.【必备】教学设计方案合集6篇

9.【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汇总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