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5)

时间:2021-08-31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积累词语,丰富学生的语感,提升其语文综合素质。

  2 让学生了解比喻句、拟人句,感受比喻句、拟人句的优点。

  3 积累语言,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

  4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成语的来历,理解故事内容。从故事中感受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

 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训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探索语言规律的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积累词语并运用。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双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记录

 一.学习“读一读,想一想”:

 1、学生自由名词短语。

  2、指名读。

  3、在小组中说说这些短语的含义。

  4、全班交流,理解短语意思。

  5、再次齐读词语,仿造着再说几个短语。

  二.学习“读一读,体会下列句子的形象、生动”:

  1.学生自由读句子,自读自悟。

  2.说说下列句子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3.自由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感情。

  4 小组评读,体会比喻句、拟人句的生动和形象。

  5 自己也试着说几句这样的句子。

 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读句子,指名读。

  2.你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交流。

  3.回想句子的意思,尝试背一背。

 四学习“成语故事”。

 1 自由读短文。

  2 说说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 学习了短文给你什么启发?

 作文

 习作的主题:校园的风景

  习作的目的:

  1、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注意观察的习惯。

  2、练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

  3、学会运用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写法写景。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每天,你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校园已经和你的童年生活融为一体,一提起校园,你一定会感到格外的熟悉和亲切。你可以把校园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二、出示要求,讨论理解

 1.出示要求

 大家读题,想想习作有哪些要求?

 2.小组讨论,并完成填空

 我最喜欢校园的(),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

  下课了,同学们都想小鸟一样飞出教室。操场上顿时热闹起来,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3.大组交流

 通过这一个环节,让学生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写作要有顺序,注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

 三、导航,打开思路

 1、你可以按照方位顺序。先逐一简略介绍校园的景物及其特点作用,再祥写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最后由景及人,略写一下校园里同学们的活动。

  2、你还可以仔细观察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写出它的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或一天中不同时间的不同特点。

  四、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好地条理自己的“构思”。题目自拟,但要认真给自己的作文起个题目,老师也提供一些题目,但仅供参考。(《我爱校园》《校园一角》《校园的四季》)

 第二课时

 师生双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记录

  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

  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

  1、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

  2、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快乐的事例”。

  3、共同修改。

  4、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

  5、针对某些情况,有目的讲评。

  6、集体修改。

  三、自我修改,延伸课外。

  1、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

  四、把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教学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了解海岛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边防战士艰苦的生活条件。

  2、细读课文,从战士们的言谈、行动中,体会边防战士对祖国海岛的真心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语段,要求学生自由朗读:

  小瓜果然结了不少,水灵灵的,真惹人喜爱。谁料一阵暴雨过后,巨浪扑上了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后来一检查,只有种在大石头后边的一棵瓜秧上,还残存着一个小瓜。

  2、指名若干学生分别朗读语段,教师简单评价朗读的投入程度,相机提问学生:

  ⑴ “残存”是什么意思?

  ⑵ 有哪些词语可以在这里替换“残存”?

  ⑶ 通过“残存”,在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3、揭示课题:

  教师:读了这个语段,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学生质疑:

  这个残存的小瓜最后长大成熟了吗?

  小瓜为什么种在小岛上?

  小瓜一个个都打掉了,主人会有怎样的反应?

  (教师选择课文能够解答的问题进行板书。)

  教师:(板书:彩色的翅膀)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水平啊!请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残存的小瓜和“彩色的翅膀”之间有什么联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读读《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不但要把课文读通顺,而且把刚才我们的提问整理一下,看看课文可以解决哪一些问题,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

  二、建构“海岛”意象

  1、根据板书,指名汇报读后所得,引导学生用读书的方式来回答提问,要求把相关语句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

  2、引导学生建构“宝石岛”的意象:

  教师:课文中的“宝石岛”是一个怎样的海岛?你能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仔细找找答案吗?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巡视帮助。

  4、指名汇报读后收获:

  学生可能汇报的要点:

  海岛离陆地远。

  海岛面积小。

  海岛的自然环境相当恶劣,连昆虫都没有。

  海岛上除了一群可爱的战士,好像没有其他什么人了。

  ……

  (在指名学生进行汇报的时候,教师需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感情朗读,尽量不要作过多的分析和说教。)

  重点指导下列句子的朗读:

  两年前,战士们来到宝石岛上,建立起这个新的阵地。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岛田”,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

  (教师引导语参考:荒芜的海岛开始显现绿色的生机,寂寞的海岛终于迎来了可爱的子弟兵!战士们笑了,小岛也笑了!)

  瓜苗出土了,瓜秧拖蔓了,还开了一朵朵小黄花。可是到了收获季节,竟连一个小瓜也没结。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

  (教师引导语参考:海水是咸涩的,土地是贫瘠的,没有和风细雨,多的是风急浪高,西瓜啊西瓜,确实难为了你,但是,我们实在是不甘心啊!)

  小岛远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昆虫。

  小瓜果然结了不少,水灵灵的,真惹人喜爱。谁料一阵暴雨过后,巨浪扑上了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后来一检查,只有种在大石头后边的一颗瓜秧上,还残存着一个小瓜。

  三、海岛“尝瓜会”

  1、找到课文第九自然段描写“尝瓜会”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思考,观察通讯站站长如果问大家:在我们的宝石岛上,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大西瓜,今天,我们应该把第一块西瓜送给谁尝呢?为什么?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归纳总结──雷达兵:

  教师:是啊,如果没有雷达兵头脑里那些农业知识,恐怕宝石岛上的战士们吃不上自己种的大西瓜了!我们应该让雷达兵在吃第一口大西瓜之前,先向我们介绍一下他找到答案的过程,你们说好不好?那么,他可能会怎么介绍呢?请你展开丰富的联想,写一段雷达兵的“战功”介绍吧!

  3、课内小练笔。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组织学生交流表演。

  四、结识战士“小高”

  教师:小高是宝石岛观观察通讯站的信号兵,是他陪着“我”来到宝石岛的。这个小战士很有意思,请通讯们把课文中描写小高的一些词句用“~~”画出来,多读读;说说你觉得这个小战士的身上有些什么特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可以同桌或者小组之间相互讨论。

  2、指名学生汇报对战士“小高”的印象。

  重点指导下列句子的朗读:

  小高在码头上有说有笑,这时候不吭声了,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楞。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教师引导语参考:一边是一个大提包,一边是一只纸箱子,同学们,这两样东西,你能够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吗?──装的东西不同,和小高的距离不同,小高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不同……读读这个句子吧,好一个可爱的小高啊!)

  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他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五、认识升华

  1、用一两句话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海岛,海岛上有一群怎样的战士。

  2、指名学生汇报后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战士们为什么要到这样一个人迹罕至的小岛上生活呢?

  战士们守着这样一个环境恶劣的小岛,有什么意义吗?

  ……

  教师:同学们问得真好,这些问题,也是老师一直在思考的。让我们再来关注这样两个问题:

  第一:这个小岛,可能位于祖国的那些方位?

  第二:如果这个小岛上没有战士驻守,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3、学生发言后,播放《说句心里话》结束课文教学。

  六、布置作业

  1、摘录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2、给宝石岛的战士写一封信,可以刊登在黑板报上,也可以投稿给编辑部,有条件的把信发布在网站上。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6,希望对你有帮助!教学设计方案 篇9

  [课时]:1节课

[教学内容]:学会PU、PD命令的操作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命令及独力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PU、PD命令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PU、PD命令与其他命令的综合使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远志多媒体教室广播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前面几课我们都是从海龟的“家”为起点来画图。有没有办法将海龟移到其他地方开始画而又不留下爬行过的痕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提笔和落笔的命令。

  二、新授

  活动一:海龟画走廊

  提笔命令:PU

  师:这个命令是不带参数的,它的作用是让海龟抬起画笔,移动的时候不留下足迹。

  落笔命令:PD

  师:这个命令也是不带参数的,它的作用是让海龟落下画笔,恢复到处于画线状态。

  让我们来试试这命令的作用吧。

  做一做:

  让海龟画一组平行线(书P57图1)你看到了什么?继续

  你又看到什么了?

  画了一组平行线。

  试一试:

  1、大家来试着画下P57图2。学生练习

  师:这个图形只要后退的步长比前进的步长小,就可以画出来了。每画完一笔要右转90度。

  2、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画下P58图3。学生动手,师指导。

  师:要记住抬笔走10步后要落笔。

  活动二:海龟画“回”字图

  师:下面请大家分组讨论下书P58图4怎么画,大正方形边长为100步,小正方形边长为50步,把想发先写在本子上,再进行电脑操作。

  想一想上面第三第四两行命令做什么用的?

  活动三:海龟画“田”字图

  师:我们一起来思考下“田”字图该怎么画。

  提示:“田”字由几个正方形组成,画完一个后要怎么样?这里需要几个重复命令,各有什么用处?

  说明:重复命令中还有重复命令叫做重复嵌套。要遵循以下步骤来画。

  1、先写出画嵌套内的基本命令。

  2、在基本命令后加为下一步做准备的命令。

  3、在这些命令外再加嵌套上重复命令,就可以将嵌套内的图形重复画多次了。

  试一试:

  1、画出书P60图6的图形,学生动手,师指导。

  2、思考下怎么样把图6改成图7(小三角形边长为50步)

  3、大家喜欢图6中的图案吗?请你们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画出来。

  师:大家今天学习了抬笔落笔命令,再借助其他我们学过的命令画出了许多新的图案,今后我们还将学习海龟的其它功能,使我们的绘画技术进一步提高。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九篇】相关文章:

1.【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六篇

2.【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8篇

3.【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10篇

4.【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五篇

5.【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9篇

6.【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4篇

7.【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6篇

8.【热门】设计方案汇总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