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2)

时间:2021-08-31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 感受、认识排比修辞方法。

  2. 积累成语;理解笑话故事,知道要正确使用成语。

  3. 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4. 能把活动中看到的、想到的用文字具体、清楚地表达出来。

(一)温故知新

  1. 出示课文中出现过的两个句子,请大家读读这两个句子,看你能感受到什么。

  2. 交流感受。

  3. 小结,用上排比句,我们的文章将更具体、更生动、更有气势。

(二)语海拾贝

  1. 学生自读成语。

  2. 这些词语大概讲了哪方面的内容?

  3. 你对哪个词还不理解?交流解惑。

  4. 学生记词。老师创设语境,学生用相应的成语来回答。

(三)开心一刻

  1. 自由读。能说说你为什么笑吗?

  2. 你能给小明提个醒吗?

  3. 在自己的表达中用上成语或其他的好词都不错,但一定用得恰当,不然就会闹笑话。

(四)自主阅读园地

  1. 看看题目,你知道这篇文章与原来学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吗?

  2. 请大家把自己当做一名播音员正在解说这场比赛,读读这段话,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

  3. 交流感受。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课(引读课题《月球之谜》),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月球的哪些知识?

  二、自主探究,读文感悟

  (一) 感悟月球的奇异

  1、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想到月亮上看一看吗?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来到1969年7月16日。

  (出示课件演示师叙述)

  让我们跟随阿姆斯特朗的目光,向月球望去,你看到了什么?

  2、请大家找一找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介绍了月球的景色?

  3、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月球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呢?板书:奇异。

  4、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你为什么觉得奇异?

  (出示课件)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怎么又洒满了灿烂的阳光呢?真奇妙啊!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

  5、月球上的景色还奇异在哪儿呢?怎么就觉得奇异了呢?

  (出示课件)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而今我们发现这里没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只有尘土、岩石和环行山。这里是多么荒凉。你能把这荒凉的世界读出来吗?

  6、师述:在月球上我们能感受到黑夜,又同时能感受阳光,还能感受到那里没有一点生机。月球上的一切,真是“十分奇异”!(指着板书引导学生说)你能把这种感受送入朗读中,用声音表达出来吗?有感情的读一读,练一练吧。

  7`就要和月球说再见了,让我们拍些照片带回地球,让他们也感受月球景色的奇异吧。

  边出示课件边叙述让学生再次感受月球的奇异。

  8让我们把这奇异的景色告诉地球上的人们吧。(齐读)

  (二)、感悟月球的未解之谜。

  宇航员们把月球上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作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3、4、5、6段,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全班交流)

  1、老师把对尘土的.研究还设计了一张表格,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填的又快又好?

  (1)生边读边填。

  (2)生上前介绍。

  a、细菌“一下子”“都”死在了月球尘土里,你们有什么疑惑吗?

  评价:为什么?……再问一次,这次要把你的疑惑大声地问出来?

  很奇怪,是吗? 是不是难以理解?

  看,细菌在月球尘土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引读)

  b、继续,下面谁来说说第二个实验怎么做呢?

  指名——好,你能再大声地清楚地说一遍吗?

  评价:真不错,说得比第一次好多了。

  再请个小科学家来说说。

  指名——口齿真清楚。

  你们能根据这个实验中惊人的发现,来说说自己的疑问吗?

  2、看到这一连串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指导朗读。

  3、你还想把什么放进月球尘土里进行研究?学生大胆想象。

  4、科学家对岩石的研究结果是什么?

  谁比她说得更清楚?月球的年龄研究出来了吗?(强调:估计)

  从“估计”我们知道月球的年龄有可能比地球年龄大,也有可能小,还有可能是一样的。难怪,我们会提出这样的疑问:难道?……(引读)

  5、面对这一个个月球之谜,你感觉怎么样?

  课文里有一个词语正好表达了这个意思,是哪个词语呢?(令人费解)

  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来吗?你用皱起小眉头来表达“令人费解”;你用摇摇头来表达;你用加强语气,读得重来表达心中的不解;

  你能带着这种令人费解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吗?

  出示课件: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5、通过对岩石和尘土的研究我们就产生了这么多的疑问,真了不起。会提问题和充满丰富的想象力是你们最可爱的地方。你还有什么疑惑?这么多疑惑文中用什么来表示?

  出示课件:省略号

  三、总结升华

  1、通过刚刚的学习,相信大家对月球一定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感受。引出并板书神秘。

  2月球的疑惑可真多,面对这些疑惑,我们该怎么办?板书:探索。

  3、我们国家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月球的探索。出示课件:嫦娥登月。

  4、今天老师还为这篇课文编了首诗呢。出示课件

  四、发散思维,拓展练习

  亲近月球

  1、快乐阅读:阅读有关月球的书 籍。如《美丽月球》、《月球探险》等。

  2、趣味搜集:搜集有关月球的知识,举办《月球之谜》新闻发布会。

  3、尽情畅想: 20年过去了,我当上了宇航员。这一次我终于登上月球了……教学设计方案 篇6

  《田忌赛马》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本课教学设计,我先从第四段入手,紧扣第四段作者的议论把全文串起来,体现单元训练重点“理清文章的条理”。再由第四段导入第一段、第三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不同后,然后回头学习第二段,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下面,我着重谈一谈第二段的教学设计。

  一、默读第二段,一边读一边想孙膑是怎么想到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投影出示:“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

  1.要求学生联系上文说一说“刚才的情形”指什么,孙膑怎么知道“快不了多少”的。

  2.进一步组织学生讨论:只是仔细观察就能想出调换的方法吗还需要做什么引导学生明确孙膑不仅仔细观察,还认真分析了。

  3.在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想象孙膑当时是怎样分析的。

  4.再一次深究:孙膑说上面的话时想出取胜的办法了吗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分析孙膑的动作,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要求学生画出孙膑对自己的想法充满信心的一句话,用“析字法”指导学生理解“胸有成竹”,并抓住“胸有成竹”指导学生朗读出孙膑说话时坚定自信的语气来。

  三、要求学生画出描写田忌此时神态的词语。画后同桌互相讨论:田忌为什么会有这种神态使学生通过分析田忌此时的神态进一步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并指导学生紧扣“瞪”“疑惑”“没信心”等关于人物对话的提示语进行朗读。

  四、要求学生画出描写齐威王神态的词语,讨论这些神态说明什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孙膑不仅观察分析物,还注意观察分析人。并指导学生紧扣“得意洋洋”“讥讽”“轻蔑”等词语想象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进行朗读指导。

  五、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六篇】相关文章:

1.【精华】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六篇

2.【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六篇

3.【精选】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六篇

4.【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六篇

5.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六篇

6.【精品】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六篇

7.【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六篇

8.【精选】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六篇

9.【热门】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