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夜班的动物》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上夜班的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究昼夜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2、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进一步理解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4、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昼夜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教学准备:

  搜集夜晚活动的动物的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部分“上夜班”的动物,你还记得他们吗?

  学生说一说。

  二、集体探究。

  1、趣味阅读。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趣味故事,对夜行性动物的生活习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由此知道夜行性动物的一些特征,并通过搜集资料进行验证。

  2、小组交流。

  猫有哪些适应夜行性的特点?

  学生说一说,师生评议总结。(眼睛和爪子等,拓展夜行性动物的特征。)

  3、观察与讨论:动物怎样上夜班?

  三、拓展活动。

  给动物办一张“动物夜间通行证”。师生交流展示,集体评议。

【《上夜班的动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周记:上夜班的小动物

2.上夜班小学作文

3.有趣动物教学设计

4.《动物笑谈》教学设计

5.动物过冬教学设计

6.《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7.《动物过冬》教学设计

8.在上夜班的路上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