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之秋优秀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三峡的秋日,请同学们再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请看阅读提示:(你们最喜欢哪个时间的三峡,它的什么特点吸引了你?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试着将喜欢的部分跟前后桌的同学交流一下。)

  在你们琅琅的读书声中,在你们的静思默想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三峡的独特魅力。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

  1、早晨

  (为什么?早晨的哪些景物吸引了你?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早晨:橘柚树、露水明丽】

  根据学生汇报情况调整教学

  师评说(你找出了早上独有的景物:霜,又用两个词点明了特点,概括力不错。) 课文中哪里还写到了橘柚树?(第一自然段)

  绿得发黑的叶子,果实;师—这是作者——看到的;清香——师:这是作者——闻到的。)

  师:观察并不仅仅用眼睛看,还可以用鼻子闻,用手摸。作者观察多么仔细呀!此时的三峡已经充满了一股怎样的气息?(成熟)

  无论是绿叶金实,或是林中散发的阵阵清香,无一不显示着三峡的成熟之美。 阳光照耀下,橘柚树的枝叶越发地绿,果实越发地金亮,相互映衬,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板书:明丽)。

  (出示图片)新鲜明净、绿叶金实。多么明净美丽的一个早晨啊!(“一天之计在于晨”,如果能从这样的早晨中醒过来,我想我们的一天肯定会格外美好)让

  我们一起把这种明丽的特色读出来。

  三峡的早晨是明丽的,那其他时间的三峡,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谁来接着介绍自己喜欢的部分。

  2、【中午:热烈】

  (1)中午的三峡有什么特点?(热烈)“热烈”一词你能联想到什么?(红色、火焰、跳跃、欢呼、激动人心等)长江变得热烈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你能读出长江的热烈吗?

  (2)评读。听了他的朗读,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教师抓住“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等重点词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讲出自己对长江中午特点的感受,如“壮观”、“充满活力”等,可适当加入教师的短句范读)

  3、如果说三峡的清晨如一位明丽的少女,那中午就更像一位热情奔放的小伙子了。正当我们还未从奔涌的长江中回过神来时,三峡的黄昏来了,暮色中的三峡是怎样的呢?

  (1)出示三峡神女峰的图片,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感受?(雾多)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一层(引读)青色的雾。

  (2)下午的三峡还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生说)

  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比喻句)

  此时的长江和中午的长江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出示句子)谁来读下这句? 读得好评价:读得真不错,你读出了长江的这份平静。

  读得不好评价:让长江流淌得再轻缓一些,你再来读读。你读出了长江的这份平静。

  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下此时的长江吗?(平静)

  4、【夜晚:宁静】

  游览三峡的人即使累了一天,也绝不会在夜晚早早睡去,因为三峡的夜是不容错过的。自由读5、6自然段,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1)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对三峡夜的感受?(宁静)

  (2)说说你最喜欢的句子。

  A、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出示图片)江上的渔火和灯标,多么像长江的眼睛。长江眨着这朦胧的睡眼。

  B、只有偶尔驶过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驳船的汽笛、渔火、灯标的倒影摇曳,江面的宁静岂不是被打破了?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驳船、渔火、灯标是动,夜是静,以动衬静,形象地描绘出宁静和谐的夜。

  C、齐读第5自然段,把它读得轻些,慢些,不要打扰了这夜色的宁静。 长江在这宁静的'夜中,肯定睡得很香)

  5、说到这宁静的三峡的中秋之夜,有一样景物不得不提。那就是——月亮。

  (1)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边听边想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汇报(师相机画图)

  (2)多么独特的三峡的月色啊!你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这样的月色吗?

  (神秘、神奇、美妙、迷人、皎洁、令人陶醉)(板书:神奇)是啊,只有三峡才有如此皎洁,如此迷人,如此神奇美妙的月色!能够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它展现出来吗?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段话。(学生练读、指名读)

  (3)这就是三峡的秋天,“这一天,正是中秋。”真是“月到中秋分外明”啊!

  6、如果现在有一个机会让你去三峡游览一小时,你准备什么时间去,为什么?

  四、总结

  看来同学们对三峡的美都感受很深。(根据板书复述)三峡有时如小诗,新鲜而明丽;有时如巨蟒,活跃而热烈;有时如仙女,朦胧而又明亮;有时又如画卷,幽静而神秘,真是气象万千,美仑美奂。其实,三峡的神韵又何止这些呢?三峡的青山碧水、三峡的名胜古迹、三峡的传说故事,都是一部瑰丽的文学长卷。而今天顺利建成的三峡工程更将以它的宏伟壮丽,在光辉的历史篇章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作业布置

  1、喜欢文学的你,摘录本文优美的词句,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2、喜欢写作的你,可仿照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一写家乡的秋景。(要求:进行细致的观察,写出具有本地特点的秋天景色,并能够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

  板书设计:  篇三:三峡之秋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激发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教学准备:

  教师:VCD、风光片《长江》、录音机、磁带、有关长江三峡的资料等。  学生:查阅有关长江三峡的资料等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背诵课文,理解比喻句,品味语言。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

  1.这篇课文,语言非常优美,特别是运用了许多比喻句,给文章增添了色彩。请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分清主体喻体。

  2.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讲清主体喻体,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些语句。

  二、再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

  1.阅读丁丁、冬冬的视角,自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

  2.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

  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1.自己选择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

  2.配乐指名背诵,同位互相检查,看看谁背过了一些段落。

  四、质疑问难。

  五、课时小结。

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语句优美

  比喻句

作业设计:

  1.《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

  2.预习下一篇课文。

课后反思:

  在本课重点的突破方面,我采用了如下几个步骤:一是学生自读;二是配乐指名读;三是说说你对这一段所描写的内容的整体感受;四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五是再读,深入体会。采用了这五步后,学习的效果非常好。

【三峡之秋优秀教学设计三篇】相关文章:

1.《三峡之秋》优秀教学设计

2.《三峡之秋》教学设计范文

3.关于三峡之秋的教学设计

4.三峡之秋教学设计范文

5.课文《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6.三峡之秋教案

7.教科版《三峡之秋》优秀教学设计

8.《三峡之秋》优秀的教案